援疆風景線丨浙江用“雙珠”串起阿克蘇詩與遠方
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張治立 通訊員 王晨輝
“在龜茲小巷里走了一圈,我認為馮其庸先生筆下的‘平生看盡山千萬,不及龜茲一片云’,對龜茲故地庫車總結得太好了。在這條不長的小巷里,我看到了詩與遠方。”6月15日,來自浙江省寧波市的游客鄧瑩在庫車市老城區游玩時感慨道。
鄧瑩想不到,這兩年,庫車市能涌現出龜茲小巷、龜茲非遺工坊等一批熱門景點,竟與4000多公里外的家鄉寧波有著密切關系。拿龜茲小巷來說,這本是一條坑坑洼洼、環境衛生條件差,連一些本地居民都不愿待的巷道,經過庫車市薩克薩克街道干部帶領居民動手改造,寧波援疆貫徹落實浙江文旅援疆“雙珠”計劃和“千萬工程在阿克蘇”專項行動,昔日泥巴巷變成了旅游打卡點。
5月29日,游客在庫車市龜茲小巷打卡。李華北 攝
在龜茲小巷開茶館的居民阿布都卡德·買木提明說,包括他和每天來茶館里彈唱的鄰居在內,小巷居民打心眼里感謝黨的好政策、好干部,也感謝寧波援疆。“別看巷子才一公里來長,但從道路管網到墻體門窗,需要花錢維修的地方太多了,庫車市和寧波市兩地政府都幫助我們,我們在巷子里長期居住并做生意,有底氣!”
記者從庫車市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游局了解到,在浙江文旅援疆“雙珠”計劃的助力下,龜茲小巷已成為集龜茲文化、特色餐飲、民族服飾、歌舞表演、非遺展陳、人文景觀等于一體的文旅發展綜合體。不僅實現了1條小巷到33種業態的華麗轉變,還吸引游客100萬人次,帶動投資7000萬元,成為展示民族團結和文旅融合的生動案例。此外,今年春節開放的龜茲非遺工坊、近日投入使用的獨庫(康村)游客服務中心等文旅項目,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也是立竿見影。
寧波援疆在庫車市實施的系列文旅項目,是浙江文旅援疆“雙珠”計劃成果的生動縮影。
浙江省援疆指揮部宣傳文化組組長、阿克蘇地委宣傳部副部長馮仁方介紹,由浙江省援疆指揮部聯合阿克蘇地委等單位共同部署推進的浙江文旅援疆“雙珠”計劃,旨在充分挖掘阿克蘇地區文旅資源稟賦,聚力打造托木爾世界自然遺產和龜茲世界文化遺產2條明珠帶,并以重點項目為牽引,打造串聯N個景區、景點、游徑,從而實現“串珠成鏈、串帶成環”。這項援疆工程自2023年啟動以來,已助力受援地扮靚了一批文旅名片。
在位于溫宿縣境內的天山托木爾景區,由于浙江文旅援疆“雙珠”計劃持續給力,景區于去年年底成功創建為阿克蘇地區首個國家5A級旅游景區,成為南疆旅游的一張金名片,讓游客享受到了項目越來越全、品質越來越高的旅游體驗。
5月28日,位于溫宿縣境內的天山托木爾景區游客絡繹不絕。李華北 攝
在新和縣依其艾日克鎮加依村的天籟加依景區,浙江文旅援疆“雙珠”計劃以“非遺傳承+文旅融合+電商創新”為引擎,將千年樂器制作技藝與現代產業體系深度融合,打響了“天籟加依”品牌。
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的沙漠之門景區,浙江文旅援疆“雙珠”計劃采用邊建設邊運營的創新模式,不斷提升旅游品質,滿足游客個性化需求。今年“五一”假期舉行“沙海情”開城儀式,吸引了大批游客來體驗大漠風情和軍墾文化。
“我愛浙疆·基層文化員”定向培養援疆項目、“絲路遺珍·千年龜茲”文物主題游徑、“杭州—阿克蘇同心杯”2024年阿克蘇市馬拉松、《天山放歌》MV創作、《旅游援疆“引客入阿”獎勵辦法》持續推動……隨著浙江文旅援疆“雙珠”計劃的推進,大美阿克蘇成為越來越多人的詩與遠方。
“浙江文旅援疆‘雙珠’計劃實施以來,謀劃實施‘雙珠’援疆項目127個,帶動受援地實施文旅項目151個,投入援疆資金5.23億元,直接撬動社會資金超30億元,推動阿克蘇地區和兵團第一師接待游客人次同比增長134%、旅游收入同比增長156%。”馮仁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