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外,伊吾野杏干串起豫疆情
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魏永貴
“平均每天營業額超過1500元,最多的一天營業額達2000元。”5月20日,在河南省新鄉市紅旗區洪門鎮洪門社區大學城葦子峽杏花村特色產品直銷店,店長尼加提?阿斯甫一邊整理著來自哈密市伊吾縣葦子峽鄉的野杏干等干果,一邊介紹經營情況。
尼加提來自伊吾縣葦子峽鄉,是一名90后創業者。他的父親是鄉里的種植和養殖能手。“這家店主要銷售葦子峽鄉的野杏干、杏林雞、牛羊肉等特色農產品,是一家幫助葦子峽農民增收的產品直銷援疆店。”尼加提說。
2024年8月,伊吾縣葦子峽鄉農民在采摘野杏干(資料圖)。高志華 攝
葦子峽鄉位于哈密市伊吾縣城北35公里。這里光熱充足、晝夜溫差大,有6000余畝野山杏林,其中上百年樹齡的野杏樹達400多棵,全鄉年產鮮杏50余噸。經檢測,野杏干具有降血脂、抗氧化等作用,是當地農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產品。
為提升產業附加值,2022年,葦子峽鄉投資160萬元建設300畝品種改良示范園,引進黑葉杏、吊干杏等9個品種。通過科學管護,新杏樹不僅抗病蟲害能力顯著提升,鮮杏酸甜可口,杏干營養成分含量更高。如今,葦子峽鄉杏林基地已形成“種植—加工—銷售”產業鏈,林下散養的杏林雞也成為特色產品,年出欄量超萬只。
2023年,葦子峽鄉與洪門鎮結為友好合作鄉鎮,葦子峽鄉在洪門鎮洪門社區大學城核心區設立葦子峽杏花村特色產品直銷店。餐飲區的大盤雞選用葦子峽鄉直運的杏林雞,搭配土豆和皮帶面,鮮香爽口;干果區的野杏干因味道獨特,復購率超60%。許多在新鄉求學的新疆學子慕名而來。“在這里能嘗到家鄉的味道。”新鄉醫學院學生古麗米熱·麥麥提說。
直銷店不僅是美食窗口,更是文化交流的橋梁。展賣區陳列的農民畫和石頭畫,出自54歲的葦子峽鄉農民古麗鮮?玉蘇甫之手。她的作品描繪出杏林風光、民族團結故事和黨的惠民政策給鄉村帶來的變化,“以前住土坯房,現在搬進安居富民房,這些都要畫下來。”畫作吸引不少顧客駐足,有人買下作為新疆風情紀念品,有人則通過畫作了解邊疆的發展。
葦子峽鄉與洪門鎮的合作,不僅是開一個直銷店。洪門鎮鄰近新鄉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有6所高校和商務區,人流密集;而葦子峽鄉的特色農產品,也受到當地消費者喜愛。以野杏干直銷為紐帶,兩地政府定期互訪,探索“電商+旅游+特產”發展模式,計劃通過直播帶貨、旅游推介等方式持續深化合作。
“這不僅是產品的銷售,更是民心的鏈接。”葦子峽鄉黨委書記史玲說,直銷店開業以來,累計帶動20余戶農牧民增收。更可喜的是,兩地群眾通過美食與文化建立起情感紐帶:洪門鎮居民成了常客,“每次來都像到了新疆”;店員們則學會了用河南話喊“中不中”,每天歡聲笑語不斷。
如今,葦子峽鄉的野杏干仍在源源不斷運往中原,而洪門鎮的特色小吃也開始出現在伊吾縣的夜市。這場跨越幾千里的“甜蜜接力”,用小小杏干串起了兩地的共富夢想,更讓“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的理念,在兩地群眾心間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