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大象“旅行”背后的生態密碼
你喜歡怎樣的旅行方式?是尋著向往的美食開啟一場美食之旅,還是在旖旎的風光中感受自然之美,或是在民族風情中來一場人文之旅?無論你喜歡哪一種,云南都能滿足你。
在云南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活動的野象(2024年11月26日攝)。新華網發(云南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 供圖)
而生活在亞洲象國家公園候選區的野象們,在“逛吃逛吃”的生活方式中,留下了一段段如同旅行一般的足跡。它們是如何選擇“旅行”路線的?在這些“旅程”的背后又藏著哪些生態密碼?在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來臨之際,一同去探尋答案吧!
季節決定“旅行”路線
5月,地處云南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勐養片區的野象谷,蟲鳴與鳥叫格外悅耳,在雨水的滋養下,熱帶雨林中的植被茂盛起來,雨林風光也更加迷人。但隨著多個野象家族的“遠行”,這里安靜了許多,只有“大嚕包家族”和“大缺耳朵家族”仍在附近活動,這也是多年來形成的規律。
在野象谷內活動的野象群(3月4日攝)。新華網 柴靜 攝
“大嚕包家族”“大缺耳朵家族”“小缺耳朵家族”“然然家族”,還有大眾較為熟悉的“短鼻家族”,都是常年活動于野象谷附近的野象家族,特別是每年1月到3月——亞洲象“談戀愛”的季節,這些家族都會齊聚于此。加上野象谷地處勐養片區的東西結合部,擁有豐富的水源、礦物質以及食物,讓這里成為野象的理想活動地,此時總能看到象群一起活動的溫馨畫面,野象數量最多時達到了上百頭。
“短鼻家族”在野象谷內活動(資料圖)。新華網發(云南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 供圖)
“‘大嚕包’和‘大缺耳朵’家族基本全年活動于云南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勐養片區,常常會到野象谷周圍,也是我們能觀察到的范圍內活動。”大象醫生保明偉介紹,而“短鼻家族”和“然然家族”季節性活動較強,每年1月至3月,便會現身野象谷。隨著時間的推移,4月以后它們會逐漸北移,到數十公里以外的普文、景訥鄉周圍活動。
野象群在采食礦物質(資料圖)。新華網 柴靜 攝
此外,幼象也常在旱季出生,野象谷豐富的礦物、食物與水源有助于幼象成長,這也讓象群更有安全感;到了雨季,整個保護區的植被都會生長起來,它們可選擇的食物更多,象群就會選擇去其他地方活動。
跟著美食去“旅行”
象是草食性動物,它們的消化系統效率不高,只有40%的食物可以被吸收,每頭成年象每天需要采食自身體重8%左右的食物,因此吃對于它們來說,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事兒,也是它們“旅行”的重要目的。選擇野象谷是因為旱季時這里仍擁有豐沛的食物,而“旅行”目的地的重要選擇標準,也是要有足夠的美食。
在云南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活動的野象正在覓食(2024年11月19日攝)。新華網發(云南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 供圖)
保明偉表示,大象的活動范圍非常大,它們會靠自己的智慧來統籌活動路線和軌跡。也許與祖祖輩輩的生活習性有關,大象能夠準確地知道哪里有豐富的水源與食物。與此同時,它們的嗅覺也特別靈敏,可以通過嗅覺聞到較遠地方的食物氣味,并判斷出有多少食物,從而靈活調整它們的活動路線。
在云南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活動的野象(2024年11月27日攝)。新華網發(云南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 供圖)
“亞洲象大范圍地活動,去采食植物,是它們能夠適應環境的重要保障。”保明偉說,當前統計到亞洲象可采食的植物已超過400種,但單個家族或單個大象采食的植物種類在100種左右,所以它們會有不同的食物偏好。
沒有目的地的“旅行”
大象的季節性活動,特別是當它們頻繁在勐養片區活動時,為工作人員觀察、研究、了解野生亞洲象提供很好的環境。保明偉介紹,“我們會對每一個家族、每一頭野象的行為特點進行記錄,了解每個家族更喜歡哪些食物,對水源地的選擇有何偏好。”
中午時分在林中活動的亞洲象群(2024年3月5日攝)。新華網 徐華陵 攝
“比如‘然然家族’很少整個家族下水活動,偶爾下去活動時間也比較短;而獨象在水中活動的時間就更長……”保明偉回憶著野象們的活動規律。在他看來,對大象的觀察、研究一定是永遠在路上的,它們的許多行為特點都會隨著環境以及種群數量的變化而有所改變。
大象帶著小象在野象谷的河道內活動、玩耍(資料圖)。新華網 柴靜 攝
在大象“旅行”的背后,除了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它們的行為習性,也折射出云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不斷推進。近年來,亞洲象國家公園候選區通過建立生態廊道、修復棲息地、實施智慧監測等措施,不僅有效緩解了人象沖突,更讓亞洲象的“旅行”路線更加自由、安全。云南的青山綠水間,大象用它們的“旅行”丈量著這片土地的生態韌性。未來,隨著亞洲象國家公園創建的不斷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故事將在這片土地上持續書寫下去。(完)
總策劃:韓海闊
策劃:李霞
統籌:羅春明 康靜
執行策劃:柴靜 徐華陵
文稿:柴靜
視頻:徐華陵
支持單位
云南省林業和草原局
西雙版納州林業和草原局
云南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