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節日·清明丨清明祭英烈 精神永傳承
4月3日,奇臺農場三十里大墩社區組織轄區黨員群眾來到五家渠將軍紀念館敬獻花籃,深切表達對英烈的崇高敬意和無限追思。李華北攝
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任華
清明憶英烈,鮮花祭忠魂。連日來,我區各地各部門開展“賡續·2025·清明祭英烈”主題宣傳教育活動,深切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大力弘揚英烈精神,在追思中傳承紅色基因,在緬懷中凝聚奮進力量。
緬懷先烈事跡
銘記歷史榮光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是對英靈的深切追思,是對歷史的深刻緬懷。
4月1日上午,自治區退役軍人事務廳聯合軍地相關部門在烏魯木齊市烈士陵園舉辦了“賡續·2025·清明祭英烈”活動。大家在為烈士獻花、默哀之后,依次瞻仰了陳潭秋、毛澤民、林基路等烈士墓,聆聽講解員講述先烈們的英雄事跡,重溫那段用鮮血鑄就的革命歲月。
“清明祭英烈是一次精神的洗禮,更是一次傳承與奮進的動員。”退役軍人代表岳鵬飛動情地說,“作為一名退役軍人,我要積極參與紅色宣講活動,將英烈故事講給下一代,讓紅色精神永不褪色。”
4月3日,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黨委黨研室(地方志辦)在伊寧縣阿烏利亞鄉中心小學開展了愛國主義教育暨法治宣教活動。伊犁州黨委黨研室(地方志辦)的黨員干部為孩子們講述了趙一曼、邱少云等烈士的故事,引導孩子們圍繞“如何傳承英烈精神報效祖國”主題展開討論。
“今天的宣教課堂既有紅色精神洗禮,又有實用的法律知識,孩子們收獲很大。”該校德育老師表示,紅色精神成為激勵青少年成長的強大動力。
清明節來臨之際,哈密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發布了《尋跡英魂 歸家之路》紀錄片。“紀錄片通過烈士尋親小分隊的視角,追尋烈士足跡,深入挖掘烈士事跡,展現尋親過程中的感人故事,大力弘揚英烈精神,賡續紅色血脈。”哈密烈士陵園園長周艷芹說。
堅定理想信念
厚植家國情懷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英烈們堅定的信仰、熾烈的家國情懷,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
4月3日上午,民豐縣舉辦“緬懷英烈寄哀思 賡續血脈啟新程”黨員清明徒步活動。60余家單位480名黨員學習英烈事跡,以多種方式表達對英烈最深切的緬懷和思念。隨后,黨員們高舉五星紅旗,唱著《團結就是力量》《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等歌曲,從民豐縣迎賓廣場出發,最后來到尼雅博物館,在徒步過程中追尋革命英烈足跡。
民豐縣西部計劃志愿者撖剛說:“這次活動讓我受到一次思想上的洗禮,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作為一名西部計劃志愿者,我將繼續努力,為新疆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4月2日,新疆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塔城邊境管理支隊托里邊境管理大隊民警來到忠勇山烈士紀念碑,通過擦拭墓碑、為墓碑描金、重溫入黨誓詞、敬獻鮮花等方式,向革命先輩表達深切的緬懷和崇高的敬意。
“烈士用身軀筑起維護國家安全的堅實長城,守住邊境線,我輩青年必將秉承先輩遺志,捍衛盛世之中華,守護邊疆安全穩定。”托里邊境管理大隊民警龔谷巧說。
4月4日,克拉瑪依市49名師生從克拉瑪依出發,奔赴和田“問勇路”,祭奠緬懷為祖國和人民英勇獻身的英烈們。學生凱賽爾·麥迪尼亞提說:“英烈們用生命守護祖國,我們不能忘記他們的付出。前往‘問勇路’祭奠,不但能夠表達我們對英烈的敬重,更能讓我們跟隨英烈步伐,傳承愛國精神。”
傳承紅色基因
汲取奮進力量
致敬英烈,必須傳承英烈的事業。把個人奮斗融入民族復興的時代洪流,將英烈精神轉化為崗位建功的能量,才是對英烈最深沉的告慰。
4月2日,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組織黨員干部赴烏魯木齊市烈士陵園開展“緬懷先烈憶初心 賡續血脈正風紀”——“黨旗映天山”主題黨日活動。面對鮮紅的黨旗,黨員們莊嚴宣誓,重溫入黨誓詞。
活動結束后,各黨支部以“遵守黨規黨紀”為主題,結合祭奠烈士感受,組織開展交流學習研討。大家表示,要把對革命先烈的緬懷之情轉化為推動工作的強大動力。
4月1日,庫車市愛國擁軍促進會聯合21家單位開展以“清明祭英烈 忠魂永傳承”為主題的緬懷英烈活動。在“邊疆衛士”孫國富烈士墓前,大家用毛巾仔細擦拭墓碑,擺上鮮花、祭品。學生代表為烈士朗誦詩歌《你是我心中永遠的星》,退役老兵動情地講述了孫國富烈士生前的感人故事。
庫車市委組織部部務委員蘇比努爾·阿不都許克爾說:“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會把對先烈的追思轉化為實際行動,立足本職崗位,服務群眾,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