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魯番榜樣】勤勞致富甘奉獻 家庭和睦傳美德
“我就是一個普通的農民,沒想到自己的家庭能獲得這么高的榮譽。今后,我們一家一定發(fā)揮榜樣作用,在傳承中華民族家庭美德、厚植家國情懷、弘揚文明新風方面作表率。”5月16日,高昌區(qū)葡萄鎮(zhèn)巴格日社區(qū)居民阿不來提·玉努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在5月15日國際家庭日來臨之際,全國婦聯揭曉2023年全國最美家庭,1000戶家庭獲選。阿不來提·玉努斯家庭就是其中之一。
多年來,阿不來提和妻子阿孜古麗·買買提相濡以沫、互敬互愛。在家庭教育方面,夫妻倆以身作則,培養(yǎng)子女養(yǎng)成節(jié)儉、謙遜的良好品質。在鄰里團結方面,夫妻倆樂于助人,不管誰家遇到困難,他們都會伸出援手。

勤勞致富好榜樣
阿不來提今年61歲,是巴格日社區(qū)的致富能手。他潛心研究葡萄種植技術,是當地有名的葡萄管理專家。
2022年,阿不來提家的6畝葡萄以每公斤8元的價格被客商收購一空,畝均收入超過2萬元。談到葡萄高產的“秘訣”,他說:“要想種出高品質的葡萄,就要靠科學、精細的化管理。”
別人家地里的葡萄都開花了,而自己家的卻沒開,這讓社區(qū)居民艾克拜爾·依明心里十分著急。在葡萄地里,聽了阿不來提的一番講解后,艾克拜爾緊鎖的眉頭舒展開了。“我要多向阿不來提大叔請教種植技術,早點把他的‘致富秘訣’學到手。”
作為巴格日社區(qū)的致富能手,阿不來提的心里一直裝著鄉(xiāng)親們。他從不藏私,通過集中培訓、現場教學等方式,將自己總結出來的葡萄管理技術傳授給更多的種植戶,讓大家都能種出高品質的葡萄,獲得更高多的收入。
截至目前,在阿不來提的幫助指導下,高昌區(qū)有2200多戶農民葡萄管理水平得到提高,慕名來參觀學習的農民也達到了700余人。近年來,阿不來提也先后榮獲高昌區(qū)勞動模范、吐魯番市優(yōu)秀共產黨員等稱號。
“我最大的夢想,就是把葡萄管理技術傳授給更多的農戶,大家共同讓吐魯番的葡萄產業(yè)發(fā)展得更好。”

鄰里和睦好姐妹
“我和阿孜古麗是20多年的鄰居了,我們兩家的關系比親戚還親了!逢年過節(jié),我們互送祝福;平時誰家有困難,也是只要一句話,就隨叫隨到。”巴格日社區(qū)居民阿依仙木古麗·亞森說。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鄰里和睦、真心待人是阿不來提一家人一直以來的處事態(tài)度。在巴格日社區(qū),無論是誰家有難事急事,阿不來提夫婦總是主動前去幫忙。每逢節(jié)假日,他們一家都會去走訪鄰里,一起分享美食。農忙之余,他們一家樂于參加社區(qū)開展的各類公益活動,協助做好環(huán)境衛(wèi)生清掃等工作。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創(chuàng)建美麗和諧鄉(xiāng)村貢獻力量。
作為一名有著3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阿不來提常常化身“草根宣講員”,向身邊的群眾宣講黨的惠民政策,宣傳積極向上的良好社會風氣,引導大家堅定不移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
“阿不來提是我們的好鄰居,無論誰家遇到葡萄種植方面的難題,他都會主動上門幫助解決。阿孜古麗是我們的好姐妹,她性格開朗、待人熱情,大家相處得很融洽。”阿依仙木古麗說。
勤儉持家好傳統(tǒng)
“從小,父親就教育我要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從節(jié)約一度電、一粒米、一滴水做起,以實際行動弘揚傳統(tǒng)美德。”阿不來提的女兒木尼熱·阿不來提說。
小時候,木尼熱吃米飯時常常把飯粒掉在桌子上。阿不來提見了,總會皺起眉頭,把飯粒撿起來吃掉。看著父親細嚼慢咽的樣子,仿佛是在品味什么美味佳肴,懵懂的木尼熱心想,父親一定很喜歡吃大米吧。
隨著年齡的增長,木尼熱漸漸明白,父親這是在用實際行動教育她要愛惜糧食。如今,在父親的言傳身教和良好家風的熏陶下,勤儉節(jié)約的理念早已深入她的骨髓。
社會和諧美好,弘揚家風不可或缺。阿不來提說,他和妻子都曾經歷過物資匱乏的年代,因此在吃穿用等方面都特別簡樸。而勤儉持家,也是讓家里的日子越過越好的一個秘訣。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在日常生活中,阿不來提夫婦以身作則,輕說教、重引導,讓子女養(yǎng)成良好的品格。阿不來提也經常給子女講述革命故事,讓他們明白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倍加珍惜。
家風是家庭最好的傳承,良好家風需要代代相傳。木尼熱說:“現在,我也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女兒。我會像父親教我一樣教她,讓她在好家風中收獲家庭的幸福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