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吐魯番(76) | 熱孜葉木·阿不力木:推動科技興農的“葡萄仙子”
吐魯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買迪努爾 張明先
七月的吐魯番驕陽似火,高昌區紅星片區連棟葡萄大棚內卻生機盎然。翠綠的藤蔓間,一串串晶瑩剔透的“無核白”葡萄如翡翠般垂掛,在陽光下閃爍著誘人的光澤。
“我們的葡萄甜度高達23度以上,果粒飽滿圓潤,是名副其實的‘珍珠葡萄’……”加依村黨支部書記熱孜葉木·阿不力木正向參觀者介紹著試驗田的創新技術與運營模式。這片采用現代農業技術培育的葡萄園,前不久以每公斤18.98元的價格簽下12畝訂單,成為當地農業轉型升級的“樣板田”。
從青澀大學生到致富“領頭雁”,熱孜葉木這位被鄉親們譽為“葡萄仙子”的姑娘,用二十余年光陰在火焰山腳下書寫著“科技興農”的致富路。種植戶帕熱扎提·尼亞孜撫摸著沉甸甸的葡萄串感慨:“去年在熱孜葉木書記和村黨支部支持下嘗試新技術改良品種,今年收入就能翻番,這12畝葡萄預計能有25萬元進賬!”
熱孜葉木·阿不力木向參觀者詳細介紹試驗田的創新技術與運營模式。吐魯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買迪努爾 攝
時光回溯至2001年,大學畢業的熱孜葉木懷揣建設家鄉的夢想回到加依村。2024年,她牽頭成立吐魯番市篤永果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創新推行“黨支部+合作社+農戶”三位一體發展模式。為提升葡萄品質滿足現代市場需求,她帶領團隊遠赴多地“取經”,并制定了“七統一、一分散”管理制度,實現從品種改良到農資供應的全程標準化管理。在銷售端,她積極對接各地批發商,拓展線上線下渠道。
推廣新技術并非一帆風順。在葡萄疏果時節,面對部分農戶固守“結果越多收益越高”的傳統觀念,合作社黨員率先示范,并耐心做好思想工作。同時,合作社定期邀請技術員開展培訓,發揮“土專家”作用,帶領社員統一實施標準化管理。
熱孜葉木·阿不力木查看葡萄結果情況。吐魯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買迪努爾 攝
科學管理成效顯著。合作社統一經營的230多畝葡萄商品率突破85%,吸引了眾多客商高價收購。2024年,合作社鮮食葡萄銷售額突破1650萬元,帶動周邊村民就業4900人次。合作社還建立了利潤二次分配機制,確保社員、股東和村集體共享發展紅利。
“熱孜葉木書記把鄉親們的事當自家事辦,是我們致富路上的主心骨。”紅星片區干部古力皮亞·合力力如此評價。今年,熱孜葉木引進智能連棟大棚系統——雙拱雙膜結構配合智能環境調控,集成了多項現代農業技術。這項創新省去了傳統“埋墩開墩”的繁瑣工序,更通過精準控溫、智能灌溉實現葡萄提前30天上市,讓吐魯番葡萄占得市場先機。
展望未來,熱孜葉木信心滿滿:“我們計劃擴大連棟大棚面積,通過統一技術指導提升村民種植水平。同時,村黨支部將積極引導富余勞動力多渠道就業,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目標。”
如今,在熱孜葉木帶領下,加依村的葡萄產業正經歷著從“量變”到“質變”的華麗轉身。這些沐浴科技陽光的“綠珍珠”,不僅甜蜜了消費者的味蕾,更照亮了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
海報制作:熱依拉·熱西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