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昌區第四中學有個“葡萄詩班”
吐魯番市融媒體中心訊(記者 謝懂飛 楊程)“來,讓我們一起朗誦《我愛祖國》。”7月16日,在高昌區第四中學“葡萄詩班”的課堂上,曾帶領鄉村孩子登上2024年央視春晚舞臺的湖南教師李柏霖,正指導13名學生圍坐在一起,深情朗誦詩歌《我愛祖國》,用文字抒發對祖國和家鄉的熱愛之情。
7月16日,學生朗誦自己寫的詩歌。吐魯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王立三 攝
李柏霖來自湖南省懷化市會同縣粟裕希望小學,是全國模范教師、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先進工作者獲得者。她在湖南創新創辦的“田野詩班”,成功將詩歌創作融入鄉村孩子的日常生活。此次,她作為湖南科技大學“心與馨”志愿支教服務隊的聯盟單位教師,專程來到吐魯番,希望通過交流分享,為本地孩子帶來新穎的教育體驗,用詩歌點亮更多孩子的夢想。
在“葡萄詩班”教學中,李柏霖帶來了一套特別的教學方法。通過填空接龍、擊鼓傳花等趣味活動,有效激發了吐魯番孩子們學習詩歌的興趣。同時,李柏霖特別注重實踐教學,帶領孩子們在葡萄架下觀察生活、認識自我,將抽象的想象具象化。這種沉浸式的教學模式,為孩子們打開了一扇用詩意觀察世界的新窗口。
經過系統的詩歌創作教學,學生們的詩歌創作水平顯著進步。學生阿伊謝·木海然創作的《我愛祖國》以其真摯的情感贏得了師生好評。“在湖南老師的指導下,我學會了寫詩,還獲得了表揚,這讓我非常開心。”阿伊謝分享道。學生馬朝鑫同樣深有感觸:“詩歌不僅給我帶來快樂,提升了文化素養,還讓我學會了用更美的方式表達情感。”
“詩歌教育的意義在于幫助每個孩子發現自己的聲音,學會用文字表達內心的喜怒哀樂。”李柏霖在談及教學理念時說,“我們希望詩歌能陪伴更多孩子成長,希望吐魯番的孩子們能用詩歌記錄美好童年,培養用美的視角觀察世界的能力。”
據悉,湖南科技大學“心與馨”志愿支教服務隊的14名教師于7月7日抵達吐魯番,開展為期17天的暑期支教。除詩歌創作外,團隊還帶來了書法、合唱、心理輔導等課程,并將于7月20日進行教學成果展示。此次支教是該團隊連續多年赴吐魯番開展美育教育的一部分。
7月16日,李柏霖(前中)與孩子們合影留念。吐魯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王立三 攝
近年來,高昌區第四中學不僅與湖南科技大學“心與馨”志愿支教服務隊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還聯合芒果V基金等機構打造了“快樂音樂教室”,將優質藝術教育資源引入吐魯番。這種跨越地域的教育合作,使“葡萄詩班”成為湘吐兩地教育文化交流的生動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