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70年 奮進新征程 | 產業集群“拔節生長” 工業經濟挺起高質量發展“硬脊梁” ——自治區成立70周年吐魯番市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綜述之工業篇
吐魯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李彥強 木塔力甫
盛夏的吐魯番,工業脈動與高溫共振:高昌區七泉湖光伏產業園內,光伏板陣列如銀色波浪,將熾熱陽光轉化為清潔電能;鄯善工業園區中,新疆澎湃動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現代化生產線正將煤焦油精煉為高附加值產品;托克遜縣小草湖風區,廣東能源托克遜縣100萬千瓦風電項目一期現場的巨型風機陣列迎風矗立,葉片劃破熱浪緩緩轉動……這幅充滿動感的工業圖景,正是吐魯番市工業高質量發展的縮影。
自治區成立70年來,吐魯番工業從手工作坊起步,逐步構建起涵蓋煤炭煤電煤化工、綠色新能源、硅基新材料等“八大產業集群”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在工業化的道路上,我市不斷試探摸索、風雨兼程,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點到群,一次次起跳,一次次蛻變,實現了產業集群“拔節生長”,挺起了高質量發展的“硬脊梁”。
數據印證了這場蛻變:吐魯番市工業增加值從 2013年的139.4億元 躍升至 2024年的303.87億元,增長164.47億元,增幅達 117.98% 。
煤炭產業擴能升級:千億級集群加速成型
作為吐魯番的傳統支柱產業,煤炭產業正經歷深刻變革,從“單一煉化”邁向“多元精深加工”,從“資源依賴”轉向“循環利用”,科技創新驅動產業鏈不斷延伸,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加速邁進。
5月13日,新疆澎湃動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澎湃動力)的生產線上,精餾塔、冷凝器等設備通過管道緊密相連,宛如一座鋼鐵森林,工人正對新建的9.54萬立方米成品油儲罐區進行設備調試。
新疆澎湃動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員工?在巡查輸油管道。吐魯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劉健 攝
為進一步延長產業鏈供應鏈,按照“產運儲銷”協同模式,該公司2024年實施了9.54萬立方米的成品油儲罐區項目,同步推動危化品鐵路運輸棧橋、普貨鐵路貨運棧橋等配套設施建設。“項目預計今年10月投產運營,未來將完成每年300萬噸鐵路運輸的周轉量。”該公司儲運部主任藺強說。
產業鏈的“強鏈補鏈”效應在鄯善工業園區內持續釋放。作為澎湃動力的上游企業,鄯善萬順發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聚焦技術創新,實施了30萬噸/年煤焦油加氫擴能改造項目,大幅提升原料煤焦油的加工能力。“項目投產后,原料煤焦油加工能力由原先的15萬噸/年提升至30萬噸/年,公司2024年工業總產值突破11億元。”鄯善萬順發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袁國發說。
產業升級的加速度清晰可見:2024年,國能黑山露天煤礦產能從1300萬噸/年核增至1600萬噸/年,民心等5處總規模600萬噸/年的煤礦開復工建設,全市煤炭產量突破3800萬噸、同比增長89.5%。中泰綜合利用制甲醇、信發潔凈能源多聯產等重點煤化工項目成功投產,泰亨、萬合、億航等一批千萬噸、百萬噸級重大煤化工項目穩步推進,千億級煤炭煤電煤化工產業集群正在吐魯番加速形成。
如今,吐魯番煤炭產業已形成“開采—精深加工—儲運—高附加值產品”的閉環鏈條。技術升級與循環利用雙輪驅動下,千億級煤炭煤電煤化工產業集群正加速崛起,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石油天然氣產業:油氣全產業鏈技術領航作用凸顯
2月15日,中安集團吐魯番鄯善油氣項目(一期)正式開工,成為我市傳統能源領域革新升級的標志性工程。項目所在的“大井區塊”探明優質輕質油砂油儲量達4000萬噸,采用“邊開發邊研究、邊探索邊生產”的滾動開發模式,集成6項核心技術與26項行業特色技術,實現地質工程一體化開發。
中安集團吐魯番鄯善油氣項目負責人黃明表示,項目建成后,434口井所形成的產能將為當地煉化企業輸送優質原料,為石油石化產業鏈筑牢根基,有力推動鄯善縣經濟朝著多樣化方向發展。
鄯善縣發展改革委黨組副書記、主任艾太強表示,中安集團項目的開工,是鄯善縣能源產業發展的重要一步。它不僅完善了現有的石油天然氣產業鏈,還將與煤炭煤化工、新能源等產業集群形成強大的聯動效應。通過產業協同發展,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進一步釋放區域經濟的發展潛能,推動產業邁向更高層次,助力吐魯番打造成為新疆重要的能源產業基地。
中安集團吐魯番鄯善油氣項目(一期)施工現場。吐魯番市融媒體中心通訊員 張坤 攝
鄯善縣是吐魯番市石油天然氣化工產業發展的核心引擎。近年來,該縣依托豐富資源,持續加大投入和政策扶持,圍繞“八大產業集群”戰略,優化布局、培育生態,成果豐碩。目前,已構建起涵蓋勘探、開采、煉化、深加工等環節的完整產業鏈,形成顯著產業集聚效應,帶動區域經濟快速發展。目前,吐哈油田穩產增產,溫西一、溫八氣庫群已形成10.4億方調峰保供能力,全年原油產量142萬噸,天然氣3億立方米。
今年,我市實施了油氣生產能力提升行動,支持吐哈油田集中攻堅超深層、非常規、低滲透等勘探開發關鍵技術,抓好南湖、丘東儲氣庫項目建設,加快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大力發展精細化工,延伸石油天然氣化工產業鏈,加快“疆油疆煉”“減油增化”進程,推動現代化工向材料端、高附加值方向發展,打造自治區重要的油氣儲備基地。
新能源與裝備制造 :“鏈式發展”激活新動能
近年來,吐魯番堅持風電為主,推動“風光水火儲蓄氫”一體化發展,實現“串珠成鏈”、聚鏈成群,打造新能源產業高地。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市新能源裝機容量已達903.5萬千瓦,占總裝機容量的74.2%,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初具雛形。
5月26日,新疆武曉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曉新能源)二期年產400套風力發電塔筒項目正式投產,6條智能化生產線可滿足單機容量10兆瓦以上大型風機塔筒生產需求,產能較一期提升30%,預計帶動年產值突破10億元。
武曉新能源副總經理崔宏介紹,自2024年9月一期項目投產以來,公司已實現年產值超5億元。隨著二期項目落地,企業年產能躍升至700套風電塔筒,生產效率與市場競爭力顯著增強。
作為吐魯番市“八大產業集群”戰略的重點項目,武曉新能源塔筒項目填補了風電裝備產業鏈的關鍵環節。隨著產能持續釋放,“風機整機-塔筒-葉片-機艙罩”四大件為主的風電裝備制造產業鏈正加速形成,為區域產業集群化發展注入新動能。
在重大項目密集落地的推動下,吐魯番新能源版圖加速擴張。5月24日,國電投河南電力有限公司總承包的1GW“光伏+光熱”一體化項目實現全容量并網,年發電量達21.3億千瓦時,相當于節約標準煤63萬噸。同期,廣東能源托克遜縣100萬千瓦風電項目一期、中電建托克遜縣100萬千瓦風電項目一期、華能吐魯番市100萬千瓦風電項目相繼并網,標志著吐魯番新能源產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進入新階段。
浙江火電吐魯番1GW“光熱+光伏”一體化項目(航拍)。吐魯番市融媒體中心通訊員 蔡俊杰 攝
隨著一個個新能源項目落地投產,不僅刷新了項目建設的“火洲加速度”,更推動當地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鏈從“單點突破”邁向“集群發展”。
回望70年征程,特別是新時代以來的奮斗歷程,吐魯番工業實現了從手工作坊到現代化產業集群的歷史性飛躍。八大產業集群的構建與壯大,是歷屆黨委政府接續奮斗、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結晶。
當前,吐魯番工業發展正迸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能源開發蹄疾步穩,新能源項目建設如火如荼,煤炭清潔高效綜合利用深入推進,多個領域齊頭并進,共同奏響高質量發展的激昂樂章。煤炭煤電煤化工千億級產業集群加速成型,油氣全產業鏈技術領航作用凸顯,新能源裝備制造“鏈式發展”激活無限潛能。這些突破性進展,不僅為全市經濟注入了強勁動能,更推動產業向高端化、綠色化闊步轉型升級。
展望未來,吐魯番將繼續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堅持創新驅動、綠色低碳、集群發展,不斷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征程上,吐魯番工業必將繪就一幅產業升級與綠色發展協同共進的壯美畫卷,為新疆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強勁的“吐魯番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