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吐魯番(74) | 努爾比亞·沙拉木:用短視頻講好鄉村振興故事
吐魯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買迪努爾 張明先 實習生 穆喀代斯
“大家好,我叫努爾比亞·沙拉木,是吐魯番市托克遜縣夏鎮喀拉蘇村的駐村書記……”7月9日清晨,陽光灑落田間,駐喀拉蘇村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努爾比亞·沙拉木已經開始當天的助農直播。鏡頭前,她笑著向網友展示剛摘的哈密瓜,身后是農戶忙碌的身影。
自駐村以來,努爾比亞將手機變成“新農具”,把拍視頻、做直播當作“新農活”,讓村里的農產品變成了“網紅俏貨”,用流量幫助村民們叩開致富之門。
努爾比亞在哈密瓜地里直播。 吐魯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買迪努爾 攝
打開努爾比亞的抖音賬號——“努爾書記助農”,里面已經發布了250余條短視頻。內容涵蓋推介鄉村旅游、幫助村民銷售西紅柿、哈密瓜、孜然、葡萄等農產品,以及為群眾排憂解難。這些接地氣的視頻和暖心的故事,展現了真實的鄉村生活,贏得了網友的喜愛和好評。
努爾比亞在葡萄園里拍視頻,向網友推介吐魯番葡萄。 吐魯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買迪努爾 攝
努爾比亞的助農故事始于2023年剛駐村時。她在入戶走訪中發現,村民銷售農產品存在一定困難。無論是村民自行運往市場售賣,還是等待收購商上門,銷售價格都不理想。“特別是應季水果,農戶擔心腐爛,即便價格低也只能盡快出售,嚴重影響了收入。”努爾比亞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下定決心幫助村民尋找新銷路,讓優質農產品賣上好價錢。
努爾比亞和同事交流短視頻拍攝技巧。 吐魯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買迪努爾 攝
一次偶然的機會,努爾比亞看到其他地區駐村干部利用短視頻成功推銷當地特產的消息,這讓她深受啟發。“我們的農產品品質這么好,為什么不試試用短視頻推廣?”然而,這個提議起初不被村干部看好。“靠一部手機,能賣出去多少農產品?”“短視頻沒人看怎么辦?”面對質疑,努爾比亞沒有退縮。她利用自己做鄉鎮宣傳員時積累的經驗開始嘗試。沒有專業設備就用手機拍,沒有直播間就在田間地頭取景,沒有專業團隊就讓村干部輪流當“演員”。
萬事開頭難。辛辛苦苦拍攝的短視頻,播放量卻只有幾百,大家都有了放棄的想法。憑著一股不服輸的韌勁,努爾比亞利用業余時間開始研究熱門短視頻的拍攝手法。她發現,太刻板的視頻根本沒人看,生活化、接地氣的內容更受歡迎。于是,鏡頭里不再是生硬的產品介紹,多了她跟著農戶摘葡萄的身影以及品嘗哈密瓜的真實表情等。就這樣,她拍的短視頻慢慢有了起色,瀏覽量也從幾百增長到了上萬。
夏鎮南湖村村民艾尼瓦爾·布爾汗種了4畝葡萄,遭遇滯銷難題。努爾比亞得知后,頂著高溫連續幾天到葡萄園拍攝推介短視頻,最終成功將葡萄全部售出。看著艾尼瓦爾開心的笑容,努爾比亞更加堅定了拍短視頻助農的決心。
努爾比亞入戶了解群眾的困難訴求。 吐魯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買迪努爾 攝
“通過努爾比亞書記的幫助,我們的葡萄賣得特別好,現在很多客商搶著來買。”艾尼瓦爾感激地說。這樣的案例在夏鎮越來越多,村民們的銷售觀念也在悄然改變。
從鮮嫩翠綠的韭菜到金黃誘人的杏子,從香脆可口的哈密瓜到甜如蜜汁的葡萄……喀拉蘇村的農產品通過努爾比亞的鏡頭,走進了全國各地網友的視野。
隨著短視頻影響力擴大,努爾比亞在抖音平臺的粉絲突破了1.5萬。今年6月,她帶領團隊開啟了第一場助農直播。
“剛開始直播間只有幾十個人,我們緊張得手心冒汗。如今,直播間最高同時在線人數達到了8000人。”喀拉蘇村村干部肖凱提·艾合買提說,為了提升直播效果,努爾比亞白天處理村務,晚上帶著團隊研究話術和運營技巧,經常忙到凌晨。
目前,努爾比亞的抖音賬號已發布作品250余篇,全網播放量超1250萬次。通過短視頻和直播,她幫助300余名村民銷售農產品,累計創收200多萬元。
對于未來,努爾比亞有著更大的志向與目標。她說:“我們打算把農產品銷售和文旅宣傳結合起來,用短視頻講好鄉村振興故事,帶動更多的游客前來感受吐魯番的熱情與美好。我堅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家鄉一定會變得更加美麗、更加富足。”
海報制作:熱依拉·熱西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