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魯番“黃金果”豐收 金杏產業助農增收4.92億元
吐魯番市融媒體中心訊(記者 劉字昂)7月10日,記者從吐魯番市林草局獲悉,截至7月1日,全市8.54萬畝杏子銷售圓滿收官,共售出鮮杏6.37萬噸,同比增長0.18萬噸;平均單價達7.72元/公斤,同比增長0.23元/公斤;實現銷售收入4.92億元,較去年增收0.28億元。金燦燦的杏子已成為托起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黃金果”。
近年來,我市將杏產業作為富民增收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通過政策引導、科技支撐與市場服務綜合施策,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在種植環節,我市積極引入新疆農業大學、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等院校,建立50畝杏種質資源圃,引進100余個品種進行良種選育;大力推廣蜂機聯合授粉等新技術,開展坐果率提升實驗,并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舉辦600場次技術培訓,覆蓋果農3.16萬人次,全面普及標準化栽培、病蟲害防治及科學采摘技術。
為確保產品品質和品牌聲譽,林草部門嚴格測定鮮食杏含糖量,確保成熟度達標;各區縣市場監管、商務部門全程監督銷售環節,維護良好市場秩序。同時,市政府積極搭建產銷平臺,利用杏花季、采摘季等活動吸引客商,并組織合作社對接國內市場,有效拓寬了銷售渠道。
此外,我市還充分發揮“新疆第一春·花開吐魯番”核心品牌效應,推動生態觀光與休閑旅游深度融合,精心打造“賞花+非遺”、“賞花+美食”等多元化場景。今年相關活動吸引游客286.03萬人次,同比增長31.44%,帶動消費14.64億元,同比增長36.92%。隨著“中國早熟杏之鄉”知名度大幅提升,文旅產業與農產品銷售渠道深度打通,為農民增收開辟了新的廣闊路徑。
市林果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主任童振榮表示,今后將持續深化品種改良、品質提升和品牌建設,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條,推動吐魯番杏產業高質量發展,讓這顆“黃金果”真正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金鑰匙”,為鄉村振興注入更強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