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吐魯番(61)| 馬日依木汗·吾斯曼:給游客一個溫暖的家
吐魯番市融媒體中心 記者 阿地蘭 李卉芳
5月14日,在高昌區火焰山鎮巴達木村的葡萄架下,馬日依木汗·吾斯曼正將新洗的艾德萊斯綢窗簾掛上窗欞。希苗民宿——這座由農家小院改造而成的溫馨民宿,承載著她“讓游客感受家一般溫暖”的心愿,成為展示吐魯番民俗文化的鮮活窗口。
2023年5月,希苗民宿正式營業。這個創業夢的種子,源于馬日依木汗送女兒赴哈密求學時的民宿體驗?!爱敃r就想著,家鄉有火焰山、葡萄溝這些獨特資源,為什么不能打造自己的民宿?”回鄉后,她將自家房屋進行改造,成為火焰山鎮首家民宿。
馬日依木汗正在進行客房清潔。吐魯番市融媒體中心 記者 阿地蘭 攝
創業之路并不平坦。資金不足時,她拿出全部積蓄,跑遍建材市場挑選性價比最高的材料;施工隊缺乏經驗,她自學民宿設計案例,請畫師指導繪制火焰山壁畫;招工困難,她手把手培訓員工接待禮儀、民俗講解等技能。最艱難時,馬日依木汗也曾在深夜流淚,“但想到能傳播家鄉文化,就咬牙堅持下來。”
馬日依木汗正和員工為游客準備飯菜。吐魯番市融媒體中心 記者 阿地蘭 攝
走進希苗民宿,葡萄藤掩映的庭院里,手工編織的羊毛掛毯與彩陶水罐相映成趣。10間客房均以“坎兒井”“葡萄架”等地域元素命名,墻面裝飾著桑皮紙畫,床榻鋪著手工印花棉布。最受歡迎的是民俗體驗區,游客可參與打馕、學跳麥西來甫,夜晚圍坐品嘗馬日依木汗親手烤制的包子。
“要讓客人像回家一樣。”秉持這份初心,她建立嚴格衛生標準:床品專業送洗高溫消毒,衛浴執行“一客一換”。上海游客王夢感慨道:“聽著葡萄溝的故事入睡,清晨被烤馕香氣喚醒,這種體驗比星級酒店更動人?!?/span>
希苗民宿院內布置。吐魯番市融媒體中心 記者 阿地蘭 攝
開業以來,希苗民宿累計接待游客超3000人次,穩定月收入達萬元,更帶動周邊產業聯動發展。馬日依木汗建立的客戶微信群,已成為新疆干果的推廣平臺。村民艾米拉古麗·卡得爾在希苗民宿工作后萌生創業想法:“跟著馬日依木汗大姐學會了經營門道,明年我也要開民宿。”
如今,火焰山鎮已有6家新民宿正在籌建。馬日依木汗常與鄉親們分享經驗:“民宿不是簡單住宿,要像待親人般用心。”
希苗民宿。吐魯番市融媒體中心 記者 阿地蘭 攝
夕陽將火焰山染成赭紅色時,馬日依木汗總會站在晾曬著彩色床單的庭院里,望向遠方蜿蜒的游客車隊——那里載著的,是鄉村振興的新希望。
海報制作:熱依拉·熱西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