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文旅興市 重彩描繪“詩與遠方”——吐魯番“奮進2024”年終特別報道之三
葡萄熟了/吐魯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劉字昂 劉宇杰
景區景點人流涌動、節慶活動火熱出圈、惠民演出精彩紛呈、夜間經濟蓬勃發展……今年,吐魯番市圍繞市委“1535”工作思路,大力實施“文旅興市”戰略,聚焦農文旅深度融合,推出了一批文旅新場景、新業態、新產品,旅游競爭力、游客滿意度、文旅品牌影響力顯著提升。休閑度假、研學體驗、體育賽事、醫療康養、文化服務等多個產業集群蓬勃發展,吐魯番成了越來越多人心中的“詩和遠方”。
數據顯示,1-10月,吐魯番市累計接待國內外游客2924.5萬人次,同比增長18.12%;累計實現旅游總收入230.88億元,同比增長20.44%。文旅融合在更廣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上展現出新成效。
從“引進來”到“走出去”
11月10日,2024新疆·吐魯番第13屆環艾丁湖摩托車拉力賽開賽,來自國內各省(區、市)的16支車隊、110名車手參賽,掀起了吐魯番市冬季旅游新高潮。
“新疆第一春 花開吐魯番”2024吐魯番高昌杏花節開幕式現場。葡萄熟了/吐魯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劉健 攝
云南賽手劉宏驅車3600多公里,歷時4天抵達吐魯番,他說:“我是第三次來吐魯番,依然很喜歡這個地方。”
入眼皆變化,處處展新景。今年以來,我市不斷豐富文旅產品和服務供給,先后高水平承辦自治區旅游發展大會、國際旅行商大會、吐魯番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等一批高規格文化活動,接力舉辦WKG綜合格斗賽、六國拳王爭霸賽等一批國際化專業賽事,輪番開展中國絲綢之路吐魯番葡萄節、杏花節、交河馬拉松賽等60多項節賽活動,成功吸引了大量國內外游客前來體驗。
此外,我市還積極拓展網絡傳播渠道,利用媒體平臺刊發新聞報道、旅游活動攻略等圖文、短視頻5000余條,轉發、觀看量逾5000萬人次,積極創作各類短視頻、圖文信息等新媒體產品1500余篇,觀看量逾1億人次。這也招來《樂在旅途》《跟著課本去旅行》《非來不可》等多個品牌綜藝走進火洲、引爆流量。
“夜游交河”實景演出現場。葡萄熟了/吐魯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劉健 攝
酒好也怕巷子深,今年,我市在練好文旅產業發展“內功”的同時,也在不斷探索“破圈”之道。
11月22日,吐魯番市代表團亮相第十八屆冬博會,讓吐魯番的冬日暖陽為更多人所熟知,這是吐魯番文旅走向更高層次、更大平臺的又一見證。
今年以來,我市從更大格局、更寬視野、更深層次謀劃推進文旅產業發展:加入絲綢之路旅游城市聯盟會員城市,獲得第四屆甘新蒙青“四省十二城”區域文化旅游聯盟大會舉辦地資格,跟隨“熱吻新疆”文旅推介團走進四川、鄭州、廣州等地推介,《吐魯番盛典》赴全國巡演……
一系列旅游展覽、文化交流活動多頻次、多層次開展,在展示吐魯番獨特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的同時,也進一步拓寬了旅游市場,提升了旅游競爭力,使“絲路明珠 葡萄圣城”特色品牌深入人心。
從“拼流量”到“拼留量”
11月17日,吐魯番市2024—2025年“群眾村晚”系列文體活動在高昌區亞爾鎮亞爾巴扎啟動,其互動式、體驗式、開放式的活動內容既給游客帶來新奇的體驗,又讓旅行從“漫游”向“慢游”轉變。
葡萄節期間游客、市民和演員共跳麥西來甫。葡萄熟了/吐魯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劉字昂 攝
上海游客俞洋說:“我不僅品嘗了當地的特色美食,還觀賞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斗雞表演。這里的濃濃煙火氣,讓人感到非常舒適和愜意。”
在過去,我市文旅產業主要依賴流量經濟,多以舉辦大型文旅、文化節慶、非遺展示等活動吸引游客。今年以來,我市著眼旅游市場變化和行業發展趨勢,積極探索文旅融合的新路徑,提升游客體驗和滿意度成為了“拼留量”的新抓手。
一方面,聚焦“吃住行游購娛”等一站式服務,我市持續開展12大行動70項措施,優化提升“城景通、景景通”水平,有力推動A級旅游景區提質升級,持續增加游客中心、停車場、旅游廁所、充電樁等便利性設施建設密度,突出抓好導游、酒店餐飲、出租車等相關行業服務人員培訓,為游客提供“貼身管家”式的熱情服務,讓游客乘興而來、滿意而歸。
國慶假期高昌區葡萄夜市游客滿座。葡萄熟了/吐魯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劉字昂 攝
另一方面,我市進一步加大旅游基礎設施投資,完善招商引資項目庫,并推動63個重大文旅項目開工建設。此外,積極推動文旅產業創新發展,引入新技術,開發夜游交河、吐魯番博物館奇妙夜等新型業態,建設“AI游吐魯番”旅游數字化服務平臺,打造葡萄主題夜市及多種夜間消費項目,有效延長了旅游產業鏈,增強了游客的參與感和體驗感。
今年,吐魯番美術館暨吐魯番非物質文化遺產館開館,經過改造提升的吐魯番坎兒井民俗園景區重新開園迎客,葡萄溝等景區道路進行升級改造,新研發文創產品21個系列、110余種,研學旅游產品20余種……隨著盤活并利用好這些豐富的文旅資源,我市文旅產業逐步實現了從流量經濟向質量經濟的轉變,不僅吸引了更多國內外游客“留下來”,也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從“一陣熱”到“一直熱”
11月8日,吐魯番市冬季旅游發布會召開,拉開了冬季旅游的“大幕”。
市文旅局黨組副書記、局長白克力·吾斯曼說:“目前,全市45家A級景區服務質量穩步提升,西游動物運動會、全疆鼓吹樂大賽等文旅品牌全面發展,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持續推進。”
近年來,為豐富文旅業態,優化產品供給,我市組建了吐魯番文旅發展集團,深入挖掘文旅產業潛力,加速全市優質文旅資源整合開發。同時,發展“節慶經濟”,創新“月月有節”品牌,以節引流、創新品牌、做旺人氣,文旅產業開始從“一陣熱”向“一直熱”邁進。
冬博會上吐魯番館前的歌舞表演吸引眾多游客駐足。葡萄熟了/吐魯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劉字昂 攝
為了進一步做“熱”文旅產業,今年5月,我市推出A級景區執行首次實名購門票、終身免門票政策;11月起,又發放近百萬元消費券,涉及景區、酒店、餐飲等領域,以“真金白銀”促旅游惠民生。這是吐魯番市轉變傳統門票銷售模式的有效探索,不僅提升了游客滿意度,還帶動了周邊產業發展,形成了良性循環。
今年以來,我市持續打造“旅游+美食”“旅游+賽事”“旅游+音樂”等特色文旅品牌,相繼開展美食創意大賽、新疆斗雞邀請賽暨西游動物趣味運動會、關牧村專場音樂會等活動。同時,積極推出鄉村休閑游、沙漠越野游、酒莊探秘游等8條精品線路,新增6個自治區級研學旅游基地,開發人文、歷史、自然、非遺類研學旅游產品32個,旅游業態進一步提質升級。
與此同時,我市還積極做好“旅游+”文章,圍繞農文旅、商文旅等融合發展模式,持續開展文化活動和體育賽事,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引導全民共享全域旅游發展紅利。截至目前,全市45個公共圖書館、美術館、文化館(站)全部免費開放,累計接待游客群眾3.4萬人次;開展“家門口的旅游”活動,帶動就業27480人;推動康養旅游品牌打造,累計接待沙療人數40.15萬人次,文旅產業發展空間進一步拓寬。
短評:
“一業興,促百業旺”,是文旅產業的本色。
記者在采訪中深刻感受到,吐魯番文旅產業的導向日益清晰,項目支撐效應愈發顯著,文旅企業培育力度空前加強,旅游各項要素質量實現了質的飛躍,宣傳推廣與市場營銷成效斐然。一幅文旅融合發展的壯美畫卷正在緩緩展開,為文旅產業的壯大、做強、做優鋪設了穩固基石。
時不我待,揚帆起航正當時。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文旅興市”戰略引領下,全市文旅事業將大步向前邁進,憑借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創造出更具生機、更具吸引力的文旅產品,促進農業、文化與旅游的深度交融,奮力開創吐魯番文旅事業的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