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工業強市 推動產業蝶變煥“新”——吐魯番“奮進2024”年終特別報道之二
葡萄熟了/吐魯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李彥強 木塔力甫
今年以來,吐魯番市深入實施“工業強市”戰略,聚焦“七大產業集群18條重點產業鏈”,以培育新質生產力為主線,以優化產業結構為重點,通過延鏈補鏈強鏈,統籌推進傳統產業提質升級、新興產業鏈式發展、產業集群不斷壯大,為建設全疆經濟高質量發展示范區積勢蓄能。
1至10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1.9%,工業“四大主導產業”完成增加值占規上工業92.3%,同比增長23.3%……一個個數據,記錄著工業經濟的進階之路,書寫著吐魯番加壓奮進、逆勢而上的“年度答卷”。
傳統產業提質升級
在新疆睿弘紡織有限公司智能化生產車間,細紗擋車工在巡回接頭。葡萄熟了/吐魯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李彥強 攝
11月19日,新疆睿弘紡織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機聲隆隆,一排排粗細絡聯合智能化全自動設備有序運行。空中軌道上,空管進,滿紗出,卻不見一個工人。這與以前普通紡紗車間的繁忙景象大相徑庭。
作為傳統制造業,紡織業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許多工序都要由人工完成。如何提升生產效率,提高產品質量是紡織企業亟待破解的難題。
新疆睿弘紡織有限公司通過引進“5G+數字智能云”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生產線,提升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車間的機臺報警及操作提示信息能夠即時推送,極大減少了員工的無效巡回時間。”該公司副總經理肖志立說。
肖志立表示,2024年是該公司強勁發展的一年。今年9月,隨著3號工廠智能化設備的安裝升級,公司產能邁上了新臺階。到年底,該公司將達到52萬錠的產能規模,3號工廠也將成為全疆標桿性的數智化紡紗工廠。
近年來,我市加快推動紡織產業結構調整步伐,通過集聚發展、科技創新、延鏈補鏈強鏈,在政策、資金、技術等方面制定針對性措施,推動紡織產業逐步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高端科技型轉型。
目前,全市有紡織企業10家,其中規上企業5家,初步形成了區域性紡織產業集聚的發展格局。
新興產業鏈式發展
11月19日,在華能吐魯番市100萬千瓦風電項目建設現場,施工人員正在進行葉片吊裝和升壓站設備的調試工作。不遠處,已完成吊裝的風電機組在戈壁中綿延矗立,巨大的三棱葉片隨風轉動,場面甚是壯觀。
該項目執行經理楊曉臣說:“項目土建工程已全部完工,目前正在進行站內電氣安裝和廠區風機吊裝作業,預計12月底全面投運。”
今年以來,我市錨定千萬千瓦級大型清潔能源示范基地布局,把新能源產業鏈作為招商引資主攻方向,謀劃建設了一批重大新能源項目,吸引一批新能源和新材料制造企業落戶,有力推動區域經濟綠色轉型,產業結構提檔升級,為建設全疆經濟高質量發展示范區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華能吐魯番市100萬千瓦風電項目建設現場(航拍)。葡萄熟了/吐魯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木塔力甫 攝
據國網吐魯番供電公司電力調度控制中心統計,截至10月底,全市新能源累計發電量達526.12億千瓦時,相當于節約標煤3047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009萬噸。
“吐魯番新能源市場潛力大,所以我們選擇把工廠建到這里。”新疆武曉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殷宴鵬介紹,該公司自9月投產以來,3天就能生產兩套塔筒。后續,該公司還將提升產能,力爭今年完成3億元產值目標。
在引進企業的同時,我市還超前謀劃與新能源項目建設配套的750千伏、220千伏等電網工程調規、納規工作,加快推動托克遜750千伏、樓蘭750千伏輸變電工程等一批納規項目開工建設,推動新能源配套送出工程加快建設,暢通電力系統“毛細血管”。
如今,一個從裝備制造到發電、輸送的綠色新能源全產業鏈已經在火洲大地落地生根,推動吐魯番高質量發展向“綠”而行、向“新”而變。
新疆武曉新能源有限公司生產的塔筒。葡萄熟了/吐魯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買迪努爾 攝
集群規模不斷壯大
10月31日,鄯善縣吐哈油田溫吉桑儲氣庫群智能調控室內,一塊巨大的電子顯示屏實時滾動著各類關鍵數據,從地下儲層的壓力波動到天然氣注入量,一目了然。
溫吉桑儲氣庫群是西氣東輸管線重要的配套工程,由溫西一、溫八、南湖和丘東4個枯竭氣藏改建而成。該項目的建設,進一步豐富了我市石油天然氣化工產業構成,為西氣東輸管道與沿線城市提供了足夠的“底氣”。
吐哈油田溫吉桑儲氣庫群的集注站平穩運行。葡萄熟了/吐魯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田吉斌 攝
“截至今年10月底,累計注氣6.5億立方米。”吐哈油田溫吉桑儲氣庫群生產調控中心負責人高新明說。
作為煤炭富集區,近年來,我市依托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構建了集資源開發、就地轉化、綜合利用為一體的煤電煤化工產業鏈,為加快構建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的新型工業化發揮主引擎作用。
在托克遜縣伊拉湖循環經濟產業園區,信發集團托克遜縣煤炭清潔高效綜合利用循環一體化產業鏈項目建設正酣。“項目預計12月底建成,投產后可以提高煤炭的運用率和轉化率,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該項目總經理付丙峰說。
產業是高質量發展的根基。立足資源優勢,我市加快實施延鏈補鏈強鏈項目,推動產業集群不斷壯大。
“目前,全市擁有煤炭煤電煤化工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2家,預計今年產值將達到288億元。”市發改委黨組副書記、主任朱珂槿表示,下一步,將著力培育和集聚一批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煤化工企業,努力推動全市煤炭煤電煤化工產業規模進一步壯大。
短評:
工業興,則經濟興;工業強,則競爭強。
在吐魯番,如火如荼的建設場面隨處可見,節節攀升的建設速度催人奮進。吐魯番正以項目“干勁”增彩高質量發展“底色”,為建設全疆經濟高質量發展示范區積勢蓄能。
記者在采訪中深刻感受到,吐魯番工業有底子、有特色、有亮點,尤其是從煤電煤炭煤化工到綠色新能源的發展,推動吐魯番高質量發展向“綠”而行、向“新”而變。
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關鍵在人,關鍵在干。工業戰線任務重,挑戰多,尤其需要領導干部沉心靜氣苦練內功,提升專業能力、強化創新思維、錘煉實干作風,以生龍活虎的干勁抓好工業經濟運行調度。“領頭雁”的能力越強,素質越高,“工業強市”的名片就會擦得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