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鄯善,“毛醫生”比春風更溫暖
吐魯番市融媒體中心通訊員 徐廣舟 馬剛
四月的鄯善,春風和煦。而比春風更溫暖的,是被當地群眾親切喚作“毛醫生”的湖南援疆醫療專家。他們以精湛醫術為針、醫者仁心為線,為鄯善縣各族群眾織就健康守護網,讓兩地人民心更近、情更濃。
“這么多年的頭痛終于好了,謝謝寧大夫,謝謝醫生和護士!” 在鄯善縣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辦理出院的袁女士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十余年的偏頭痛,讓她備受病痛折磨。4月11日,湖南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主任醫師寧國慶為其實施了卵圓孔封堵術,成功解除了病痛困擾。
4月12日,在鄯善縣人民醫院普外科手術室內,湖南援疆醫療專家唐衛平進行了一場高難度手術——該院首例全腹腔鏡下胰腺假性囊腫-空腸Roux-en-Y吻合術。3個小時的緊張操作,唐衛平的額角滲出了細密的汗珠。微創創口替代了傳統的手術刀痕,曾經歷三次開腹手術的患者艾某術后恢復良好。
“以前總覺得這種大手術只有自治區的大醫院才能完成,沒想到現在縣醫院就能做,而且傷口小恢復也快。毛主席家鄉來的醫生,真的亞克西!”艾某說。
這樣的場景,在鄯善縣人民醫院已屢見不鮮。從心血管介入到神經外科,從多學科聯合診療到基層巡回義診,“毛醫生” 的足跡遍布鄯善縣各個鄉鎮,年均惠及群眾逾 2000 人次。每一次手術、每一次義診,都如同春風化雨,滋潤著當地群眾的心田。
近年來,在湖南援疆醫療專家的全力幫扶下,鄯善縣人民醫院正經歷從醫療技術到服務模式、從人才培養到管理體系的全維度 “軟件” 迭代升級。例如,衡陽市第十批援疆工作隊醫療組組長、鄯善縣人民醫院院長張大利深入了解當地常見疾病和多發病情,從醫院實際需求出發,積極協調后盾單位精準選派專業對口的醫療專家來鄯善,為當地群眾提供優質醫療服務。這些專家不僅帶來了先進的醫療技術,更帶來了全新的醫療理念和管理經驗。同時,他們還主動與本地醫生結對子,通過師帶徒、組織學術交流等方式,為鄯善縣培養一支 “帶不走” 的醫療隊。
在2024年中國腦卒中大會公布的榜單上,鄯善縣人民醫院憑借扎實的救治實力脫穎而出,成功躋身“全國二級醫院卒中中心質量管理百強”,并榮獲“AIS介入再通技術質量管理A行列”這一重量級榮譽,成為新疆唯一上榜的二級醫院。這份亮眼的成績單,是該院在湖南醫療援疆專家支持下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有力證明。
抱著“要讓先進醫療技術像紅柳般扎根鄯善”的目標,張大利帶領團隊創新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工作思路,構建起“周末手術+名醫駐點+遠程協作+技術下沉”四位一體醫療協作機制。鄯善縣人民醫院與南華大學附屬的多家醫院簽訂專科“醫聯體”合作協議,掛牌成立6個名醫工作室,搭建2個遠程協作網絡,通過“云通道”讓湖南醫療專家優質資源從千里之外直通鄯善。如今,每到周末,在該院都能看到援疆醫療專家坐診、手術的身影;手術周期間,各類高難度手術有序開展。通過湖南專家坐診日、科包院幫扶等活動,“毛醫生”成了當地醫患情深的溫暖符號。
專家團隊累計完成重大手術70例,為患者減免專家手術費45.65萬元……在鄯善,“毛醫生”就像溫暖的春風,以溫柔而堅定的姿態,守護著群眾的安康。隨著不斷創新的醫療援疆模式,多學科融合的“新芽”已經在這片沙漠綠洲上破土而出。“毛醫生”孜孜不倦的身影,已然成了百姓心中永不褪色的春日畫卷,讓湘吐情誼綻放出更加絢爛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