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高速看新疆丨老王的枸杞地里藏著“共富密碼”
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馬蓓
上午十點半,精河縣托里鎮吾夏克巴依西村的枸杞地里灑滿陽光,翠綠的枝葉間,串串紅果像瑪瑙般墜滿枝頭。種植戶王磊蹲在地里,隨手捏起幾顆枸杞放在掌心,“你看這果子,顆顆飽滿,現在一畝地產量增加了,收入也不斷上漲!”
6月26日,在精河縣托里鎮吾夏克巴依西村枸杞高標準示范園,種植戶王磊正在查看枸杞長勢。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馬蓓攝
6月26日,“沿著高速看新疆”大型全媒體采訪團來到精河縣托里鎮吾夏克巴依西村枸杞高標準示范園。從曾經的撂荒地到如今的增收園,王磊嘗到了土地流轉的甜頭,成了村里名副其實的枸杞種植大戶。
吾夏克巴依西村共有8000畝地流轉,先種了3500畝枸杞。王磊指著遠處連片的枸杞田說,三年前,政府推行公司+農戶+合作社模式,他壯起膽子,把地擴到100畝,“剛開始心里直打鼓,這么多地咋管?”
讓王磊吃下“定心丸”的,是政府和企業推行的“五統一”種植模式:統一品種、統一種植標準、統一管理技術、統一培訓、統一收購?!艾F在種地可省心了!除草、打藥全部機械化,無人機‘嗡嗡’轉幾圈就干完了。”王磊說。
企業技術員每周都會來地里蹲點,從選種“寧杞十號”到病蟲害防治,手把手教他科學種植?!耙郧安欢┓剩哟笮〔灰?,現在按技術員說的用生物農藥,農殘控制住了,果子品質上去了,客商搶著要!”王磊笑得合不攏嘴,“去年畝產300公斤,今年預計能到500公斤,鮮果賣給枸杞加工企業,每公斤16元的保底收購價,100畝地毛收入近60萬元!”
6月26日,種植戶們將采摘好的枸杞進行裝箱。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馬蓓攝
吾夏克巴依西村黨支部書記馬文軍心里有筆賬,“以前一畝地流轉費才四五百元,三年前漲到一千三百元。頭三年合作社兜底買苗子、給老鄉們管理費,今年進入盛果期,老鄉們自己承包管理,掙的錢全落自個兒兜里,明年收入還得跟著產量漲呢!”
隨著精河縣枸杞產業鏈日趨完善,枸杞加工企業也帶著技術和收購渠道來了。
“我們用真空負壓設備鎖鮮,不用任何添加劑,干果遇潮也不結塊、不氧化,口感跟鮮果差不多?!毙陆矫餍氰坭疆a業發展有限公司技術總監何偉介紹,他們從剪枝開始就派技術員下地,聯合農業部門為農戶做技術指導。
“我們和中通、郵政、順豐合作,鮮果摘下來三天就能送到全國大部分地區,速度比以前快了一倍?!焙蝹フf,企業現在年產值8500萬元,枸杞原漿和鎖鮮干果銷往全國,還出口到中亞。
到了采摘季,合作社還會幫忙雇二三百人來干活?!耙郧罢拥萌疑详嚕F在通過季節性用工增加了周邊老鄉的收入,我也輕松多了!”王磊說。
依靠吾夏克巴依西村的區位優勢——北鄰G30連霍高速、南鄰214縣道,物流車能直接開到地頭。
“以前賣干果,得自己拉到縣城批發市場,價格還不高?!蓖趵谡f,現在物流車直接來地里裝鮮果,鎖鮮車拉到加工廠,抖音、淘寶等網絡平臺都是銷售渠道。
如今,王磊有空就開車帶老伴四處旅游,日子愜意又悠閑。提起村里的變化,他笑著說:“現在不少年輕人都返鄉了,有的在合作社當管理員,有的搞起了電商直播,村里越來越有活力!”話音未落,馬文軍走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興奮地補充道:“今年我們還要新增2000畝綠色枸杞種植基地!鮮果產量會更高,賣得更遠,老鄉的收入還能再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