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關萬里行?征途丨博格達爾村的逆襲
記者頭像為AI生成漫畫像
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熱依達
“宴會廳是村里人開的,訂單已排到9月!”
“特色民宿各具風情,節假日一床難求?!?/p>
“縣城超火的酸奶店,把總店遷到村里!”
……
6月21日,“邊關萬里行——自治區成立70周年大型全媒體采訪活動”采訪團走進溫泉縣扎勒木特鄉博格達爾村,村黨支部書記阿衣古麗?居馬太拉著記者,如數家珍地介紹著村里的情況。
此刻的博格達爾村,處處洋溢著活力與生機:文化墻下,游客們舉著手機,不斷變換角度,爭相與色彩斑斕的墻畫合影;農家樂門前,老板們熱情的吆喝聲此起彼伏;文創店內,游客穿梭在琳瑯滿目的民族特色紀念品間,挑選著心儀的禮物。
眼前游人如織的熱鬧景象,很難讓人聯想到,這里曾是一個默默無聞的牧民定居點。
近日,在溫泉縣扎勒木特鄉博格達爾村,游客在參加篝火晚會。溫泉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博格達爾村地處博爾塔拉河上游,被巍峨雪山與溫泉博爾塔拉河國家濕地公園環繞,多民族聚居的它有著獨特的民族風情,卻因發展滯后,長期鮮為人知。
阿衣古麗回憶道,十年前的村子一片冷清,181戶、457人的戶籍人口,常住戶還不足一半。村民們靠著傳統牧業為生,收入微薄。崎嶇的道路、匱乏的基礎設施,讓村子與外界聯系困難重重,發展之路舉步維艱。
轉機出現在2016年。溫泉縣投入1.3億元改造農村公路,博格達爾村的道路狀況煥然一新,交通不再是制約發展的瓶頸。村子抓住這一契機,依托自身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與區位優勢,引導村民打造特色民宿與農牧家樂,大力發展庭院經濟。
2021年,政府探索 “產業+文化+旅游” 模式,投入超千萬元資金,以卡倫文化為核心,打造卡倫文化主題村落及體驗區??▊?,是清代設立的邊防哨所。260年前,察哈爾部西遷戍邊,在溫泉邊防設立了13處卡倫。博格達爾村以此為契機,充分展示地域歷史與人文景觀,讓游客沉浸式感受戍邊文化的獨特魅力。
在政策的有力推動下,村子開啟了全方位的蛻變之旅。
新建的民族特色旅游經濟創業園拔地而起,旅游合作社應運而生,閑置房屋被充分盤活,70間特色民宿各具風情。依據鄉土風貌與現代旅游需求,鄉村振興館、觀光園相繼建成,研學、展示觀光等服務項目不斷推出。13間農房完成“微改造、精提升”,村民們在自家院子里開起了特色餐廳。
同時,村子還深入挖掘夜間休閑與文化資源,篝火晚會、文藝演出輪番上演,極大豐富游客的夜間體驗。
村民們紛紛投身創業浪潮。朱生娟原本是縣城的美容院老板,2021年轉型做民宿。2023年,她又投資100多萬元對后院舊屋進行升級改造,她家的 “咱家小院” 被評為 “五星級農家樂”,旺季常常一房難求,還帶動了周邊村民就業。
依曼艾力?道力達曾是溫泉縣圣泉酒店的廚師,嗅到旅游商機后,毅然辭職回鄉,將自家院子改造成 “薩亞樂” 牧家樂。憑借精湛的廚藝,他烹制的冷水魚、烤全羊等美食吸引了眾多游客,農家院收入十分可觀。他還聘請本地青年就業,毫無保留地傳授廚藝,幫助他們掌握謀生技能。
如今,村里已有28戶農牧家樂,日接待游客達5000余人。2024年,人均純收入超2.5萬元,與過去相比實現了巨大跨越。村子還吸納了100余名本地群眾就業,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返鄉,為鄉村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
阿衣古麗?居馬太說,未來將持續培育旅游新業態,讓更多人了解村子的文化,助力村民在家門口增收致富。從落后的牧業村到熱門網紅村,博格達爾村的逆襲,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寶貴經驗,也為其他地區發展鄉村旅游點亮了希望之光。
【相關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