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小暑,祝你好運“蓮蓮”!
夜讀
晚蟬長鳴,許多流螢在頭頂上空飛來飛去,一家人坐在涼風習習的院子里,吸溜吸溜把一缽稀粥喝了個風卷殘云。
點擊音頻收聽《小暑,祝你好運“蓮蓮”!》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意為小暑雖熱,但還不是最熱。
要說“熱在三伏”,小暑正是進入伏天的開始,緊接著,就是一年最熱的季節大暑。所謂苦夏,就是“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伏者,“伏藏”也,人們應當宅在家中少外出,以避暑氣。
驕陽似火,大路小路都被曬成灰白色,蜿蜒著,朝綠野里伸去。狗躲到樹蔭底下吐著舌頭喘氣,豬在泥水里打汪,牛也全在塘梢里泡著。
曬得泥鰍一般黑的孩子們,扎猛子,打水仗,堆戰馬,有時會爬到水邊一棵歪頸子樹上,像下餃子般一個接一個往下跳,砸得水花四處迸射,他們稱這為“栽水”。
菜園里一片青蔥水靈,豇豆架上拉出了一束束細長的嫩莢。辣椒在仲夏的陽光里嗖嗖猛長,一天一個樣,半人高,碎花落,一群乖巧伶俐的小辣椒們在枝葉間探頭探腦,嘰嘰喳喳,交頭接耳。
南瓜盡力撐開碩大五角形花瓣,閃著絲絨一樣的燦黃光澤,日頭越猛,結出的瓜才越粉甜好吃。
冬瓜多毛的藤子,仿佛渾身有使不完的勁,有的攀在水塘邊瓜架或是矮墻長籬上,有的借助樹枝引領,爬上有煙囪的披廈屋頂,日后會在這些地方結下一個個比枕頭還要大的長滿白霜的瓜。
“越熱越出稻”,早稻正在吐穗,處于灌漿后期,田腳干干濕濕才好。中稻已分蘗(niè)拔節,快要進入孕穗期,剛剛追施過穗肥。那些有著黑斑紋的大青蛙就伏在涼潤的稻棵下,既可捕捉水里生物,又可伸出長舌粘食停落葉尖上的小飛蟲。
“伏天的雨,鍋里的米。”進入燒烤模式,地面烤得燙腳,午后至傍晚便常有雷陣雨過來拜訪。由于降雨范圍小,人們稱為“夏雨隔田埂”。雷陣雨極受水稻歡迎,每一次雨后,圩野都越發青翠鮮碧,或許還有彩虹跨越,許多興興頭頭的黃顏色蜻蜓從荷塘上點水而過,煞是好看。
伏天飯食,清熱敗火是王道。以絲瓜或冬瓜加蜆子煮成乳白的一盆湯,微腥甜鮮,一氣喝下一大碗,頓覺上下通透,周身清爽,可算得上一劑御暑良藥。
剛從塘里剁上來的花香藕,切片淋上蜂蜜,入口無渣,可作午間點心。
晚上喝粥,講究的人家用荷葉、綠豆、扁豆、薏米熬出來,一碟咸鴨蛋、一碗小咸魚外加一碗炒辣椒癟。
晚蟬長鳴,許多流螢在頭頂上空飛來飛去,一家人坐在涼風習習的院子里,吸溜吸溜把一缽稀粥喝了個風卷殘云。(文/央視新聞)
主播:光靜靜
播音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