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哄自己開心的3種方式
夜讀
這個世界上,能困住你的,只有你自己。
點擊音頻收聽《哄自己開心的3種方式》
聽過這樣一句話:“當你有一肚子的心里話,想要找個人傾訴的時候,你突然就會發現,有的人不想找,有的人不能找,有的人想找卻不能打擾?!?/span>
年歲見長,越發對這句話有感觸。你熬夜加班到凌晨的心酸,在別人眼里只是朋友圈里的一條動態;你焦慮到失眠的夜晚,別人可能正刷著短視頻哈哈大笑。所以人人都有自己的戰場,沒人能一直當你的情緒垃圾桶。與其等著別人安慰,不如學會自己哄自己。
成年人最好的狀態,就是能做到隨時哄自己開心。當你學會取悅自己,生活才會眷顧你;當你學會哄自己開心,快樂自會靠近你。
情緒反撲時,請允許自己枯萎幾天。
我想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情緒低落,身心疲憊,不想社交,不想說話,懶得做事,懶得健身,懶得自律,失去了分享欲,只想擺爛幾天。一旦陷入情緒低谷,我們總會告訴自己,這是不對的。但后來,我漸漸明白,時刻都做懂事的大人太累了。
所以,親愛的朋友,我想勸慰你的是:沒有關系,其實我們不必時刻端著,不必扮演那個情緒穩定的成年人。我們的每種情緒都有它存在的價值,都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情緒反撲的時候,請允許自己枯萎幾天。人如植物,枯榮有時。
在情緒低迷的日子里,我們可以放慢腳步,重新審視自己的內心,聆聽自己的聲音。當我們準備好了,一個更清晰、更明確的自我將從廢墟中勇敢地站立起來。這是一個重生的過程,也是一個自我發現和自我超越的過程。
所以,不要害怕枯萎,不要害怕那些看似脆弱的時刻。因為正是這些時刻塑造了我們。記住啊,每一次的枯萎,都是為了更好地綻放。
專注自我,不入他人之局。
曾經的我,是典型的高度“共情體質”。同事一句無心的話,我能反復琢磨到失眠;朋友傾訴煩惱,我比對方還焦慮;旁人一個眼神,我就開始進行自我檢討……我曾以為這是善良,是溫柔,是成熟。后來才明白——這是內耗。
直到我遇到那些活得很順遂、自在的人,發現他們身上有一種共同的思維:“我不入你的局,你說什么都沒用?!焙螢椤安蝗刖帧??就是無論旁人如何議論、如何行事,都能守住內心的寧靜,不輕易卷入他人營造的道德漩渦中,不被他人左右心緒。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他們把你拉進戰場,是因為他們知道你會上場。”真正的自由,是看穿這場戰斗,放下武器,不再參戰。那些“入局”的人,常常想要改變對方的看法、獲得對方的理解,或者證明自己是無辜的。而“破局”的人知道:我不必證明什么,也不需要得到認同。你只需保持清醒地站在原地,看著那一場蓄勢待發的鬧劇在你的沉默中,自行散場。
這個世界上,能困住你的,只有你自己。所以,最好的破局方式便是不入局。
把困擾你的執念統統扔進下水道。
《道德經》里有一句話:“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意思是說,懂得滿足的人不會招致羞辱或陷入困境,懂得在恰當的時候停止的人不會陷入危險。
我們常常因為執念,讓自己陷入無盡的焦慮和痛苦中。執著于一段已經結束的感情,明明知道對方已經走遠,卻還在原地等待;執著于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明明已經筋疲力盡,卻不肯停下來調整方向;執著于別人的評價,明明已經做得很好了,卻總覺得自己不夠高,其實山并不高,只是你把自己困在了山腳下。
心理學上說:“過度執著是一種沉沒成本心理,我們不甘心過去付出的一切,于是不斷投入,卻忘了及時止損?!?/span>
執念的背后,往往是我們對未知的恐懼和對失去的不安。但生活就像一條河,只有當你放下執念,才能順流而下,找到屬于自己的方向。一直活在過去,只會使我們步履沉重,無法迎接更好的未來。
最近看到一段很有力量的話,分享給你:“人要有翻篇的能力,不依不饒就是畫地為牢。這個世界,沒有真正快樂的人,只有想得開的人,要永遠相信,所有的山重水復都藏著峰回路轉?!?/span>
余生,請以幸福為目標,善待自己。
主播:光靜靜
播音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