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鳳凰臺歷史文化公園開園
石榴云/新疆日報訊(記者 魏永貴報道)6月25日,哈密市左宗棠鳳凰臺歷史文化公園開園,左宗棠歷史文化保護傳承有了新載體。
鳳凰臺大營所在地被哈密人稱為大營門村。6月25日,哈密市左宗棠鳳凰臺歷史文化公園開園儀式上,原大營門村居民在天地正氣塔前進行鑼鼓表演。普拉提·尼亞孜攝
145年前,左宗棠把哈密作為屯田、糧運、厲兵重地,在掃平為害新疆13年的阿古柏侵略勢力之后,以68歲高齡輿櫬出關,駐節哈密鳳凰臺,親率西征大軍聲援收回伊犁。在哈密的162天里,左宗棠帶領各族群眾修浚河渠、廣興屯墾、清丈地畝、厘正賦稅、分設義塾、更定貨幣,為新疆經濟社會發展和民族團結進步注入了強大歷史動力,為新疆留下了豐富的歷史遺存、永久的文化記憶、厚重的精神財富。
2023年,“左宗棠收復新疆事跡”進入國家教材。哈密市抓住這一歷史契機,著力挖掘左宗棠收復新疆、駐節哈密的歷史文化遺存,開展了一系列研究轉化交流工作,尤其是著眼于有形有感有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結合文化潤疆、城市更新行動,將左宗棠收復和治理新疆的歷史活化融入城市風貌、融入文化空間、融入市民生活。2023年12月,哈密市攜手中國建設科技集團,共同啟動了哈密左宗棠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項目的研究策劃工作,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設計,歷時一年半,打造了左宗棠鳳凰臺歷史文化公園。
6月13日,哈密市左宗棠鳳凰臺歷史文化公園鳳凰臺大營外景。李華攝
“打造好左宗棠鳳凰臺歷史文化公園,弘揚左宗棠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是哈密的需要,也是新疆的需要、國家的需要;是歷史的需要,也是現實的需要、未來的需要。”哈密市委書記孫濤在左宗棠鳳凰臺歷史文化公園開園儀式致辭時表示,哈密市將在建好用好左宗棠鳳凰臺歷史文化公園的基礎上,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牽引,系統實施好左宗棠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項目,突出歷史啟迪、文化潤心、精神涵育、價值指引,建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生動教材,營造感知厚重歷史的豐富場景,打造賡續城市文脈的核心工程,構筑城市高質量發展的人文支撐,用一座城講好左公故事。
左宗棠鳳凰臺歷史文化公園由鳳凰臺大營、天地正氣塔、固疆功績碑、家國長歌園、望云臺、左公柳等景觀組成。“鳳凰臺”一名來源于左宗棠奏折“……駐軍城西之鳳凰臺”之記述。鳳凰臺大營的設計體現了左宗棠西征駐軍的空間情景,有中軍帳和營帳,匹配集市空間,由常態化開放的左宗棠歷史文化文創市集再現“趕大營”的歷史,并可供游客休憩游玩。
6月13日,哈密市左宗棠鳳凰臺歷史文化公園天地正氣塔外景。李華攝
“天地正氣塔”為全鋼結構,塔體總高27米,四片塔身鏤刻有左宗棠愛國主義精神的四個維度:家國情懷、耕讀務本、經世致用、清廉為民,以“天地正氣”映照左宗棠風骨風貌;固疆功績碑銘記左宗棠及西征軍收復和治理新疆的功績;“家國長歌園”由湘江夜話、海塞之爭、同仇敵愾、輿櫬出關等歷史故事場景組成;“望云臺”臺名取自左宗棠的詩句,寄托了他在邊疆風沙中運籌帷幄,以赤子之心守護山河的家國情懷;“左公柳”則承載著新疆各族群眾堅決維護祖國統一的共同情感,是左宗棠收復新疆、建設西北的歷史見證。
文脈貫千年,往來成古今。左宗棠歷史文化品牌是哈密市的城市名片之一。此次左宗棠鳳凰臺歷史文化公園開園活動中,哈密市同步舉辦《左公柳》油畫作品展、發布“跟著左公游哈密”文旅線路和哈密左宗棠歷史文化遺產分布圖,舉行左宗棠歷史文化研究新書讀者見面會、左公文化對話會、“左公講堂”啟動儀式暨第一講開講等系列活動,讓左宗棠歷史文化品牌底蘊更加豐富厚重。
國家民委理論研究司、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中國建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有關領導,哈密市四套班子領導,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研究所、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西北大學、蘭州大學、山東大學、新疆大學、寧夏大學、陜西師范大學、新疆財經大學、天津城建大學、天津市社會科學院、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新疆社會科學院、湖南省湘陰縣左宗棠文化研究會、岳麓書社、烏魯木齊市社會主義學院、哈密左宗棠文化研究院等單位專家學者參加開園儀式。
哈密市左宗棠鳳凰臺歷史文化公園開園儀式后,哈密市舉行了“左宗棠與邊疆治理學術研討會”,參會專家作了交流發言,提交了《左宗棠治疆措施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論述》《左宗棠新疆經略中的文化整合與國家認同建構》《哲學意蘊與當代價值:左宗棠邊疆治理中的國家安全思想》等20篇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