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評丨多一些發展與保護的“兩全其美”
2025年07月10日 18:03:52
來源:
石榴云客戶端
作者:
黃紅英
當傳統基建與生態保護狹路相逢,是選擇“逢山開路”的征服,還是探索“人山和諧”的新路?G0711線烏尉高速公路的建設者們給出了答案——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在天山腳下奏響工程建設與生態保護的協奏曲。
烏尉高速,這條連接烏魯木齊與尉犁的交通要道,建設過程絕非簡單地追求“最短施工距離”。其所經之處,天山一號冰川保護區寧靜壯美,高寒草甸廣袤無垠,烏魯木齊河潺潺流淌,生態價值非常重要。建設者們深知,在暢通新疆經濟發展大動脈的同時,必須守護好這片綠水青山。
從設計之初,烏尉高速就體現出對生態環境最大程度的尊重與保護。面對東、中、西三條可選線路,建設者們將生態保護放在首位,選擇了對環境影響最小的西線。長達22.13公里的天山勝利隧道,成為連接南北疆的“綠色通道”。建設這條隧道,不僅是新疆基建能力的有力證明,更是生態優先的生動實踐。
不只是天山勝利隧道,建設者們對生態環境的精心呵護體現在每一處施工細節里。架設高空索道橋,既避免了破壞地表植被,減少對其所在區域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又實現了工程推進與環境保護之間的有序平衡。天山深處的廢水處理廠,為隧道生產、設備降溫、路面降塵、植被綠化提供水源,實現了水資源的循環利用。拌合站環保除塵裝置成為減少污染的“功臣”,為天山脆弱的生態環境撐起了綠色保護傘。
這些施工中的環保舉措,看似微小,卻匯聚成了推動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強大力量,成為美麗新疆建設中一份亮眼的生態答卷。
烏尉高速貫穿天山南北,也連接著生態與未來。它的實踐為建設美麗新疆提供了寶貴的經驗與啟示:通過科學規劃與技術創新,我們可以在推動發展的同時,守護好這片綠水青山,實現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的“兩全其美”。多一些這樣的“兩全其美”,美麗新疆的生態底色將越發鮮明。
[責任編輯:吳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