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快評丨 政府大院變露營地,為民服務也可很“松弛”
岳燕云
青河縣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縣城,卻給許多游客留下了溫暖的記憶。近日,一位摩旅游客在網上點贊青河縣政府大院讓游客免費露營的暖心舉措,并分享了他的見聞:辦公樓一樓二樓的衛生間全天開放,并有24小時的熱水;露營游客可以隨意進出大樓,在樓內使用衛生間并洗漱……總結這位游客的話,就一個核心意思——青河縣的政府大院是他旅途中的“暖心驛站”。而這里的“暖”,既有政府“急游客之所急”的主動擔當,更有為民服務給人如沐春風的“松弛感”。
為民服務的“松弛感”,是指一種讓群眾感到輕松、自然、無壓力的政務服務新狀態,而絕不是降低服務標準,也不是管理松懈。就像好的設計追求“無設計感”,好的服務恰恰也在于讓人感受不到“被服務”的刻意。這種舉重若輕的能力,正是治理現代化的生動注腳。
現實中,與“松弛感”相對的往往是那種程序繁瑣、互動僵化的治理狀態。相較而言,“松弛感”的為民服務更能讓群眾在享受服務時獲得“無負擔體驗”,這種體驗不是簡單的便利,而是一種心理層面的舒適與自在,因此也更能贏得認可。這也是為什么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政府大院探索“開放模式”的原因。有的化身游客停車場,有的開放機關食堂,有的為企業辦展會,有的給農民曬糧等,這些充滿“松弛感”的舉措,贏得群眾無數點贊。
當然,我們為政府大院敞開大門點贊,并不是要求所有政府部門都必須生搬硬套、一開了之。畢竟現實中,不同地區、不同層級的政府大院面臨的實際情況各異,有的受限于場地條件,有的需要平衡安全考量,有的還需完善配套管理措施,但這種創新理念,值得各級政府部門在不同服務場景中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地探索實踐,進而在民生各領域創造更多與群眾良性互動的“柔性接口”,讓公共服務如春風化雨般浸潤百姓生活。
真正的親民,從來不需要刻意標榜,而是自然融入那些讓群眾“不經意間感到溫暖”的細節里。政府以開放包容的姿態,在為民服務中注入恰到好處的“松弛感”,讓群眾隨時能獲得需要的支持,讓百姓處處能感受到關懷的溫度。這樣的服務,正是“人民政府為人民”最生動的時代詮釋。當這樣的互動成為常態,干群關系便會在潛移默化中消弭“距離感”,筑起“連心橋”,最終凝聚成深厚情誼與堅實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