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聲音丨從西北到東南 這三條直航航線意義不一般
■從香江之畔到天山腳下,從鷺島椰風到絲路駝鈴,從“人間天堂”到“塞外江南”,三條航線的開通,不僅是中國航空版圖的又一次延伸,更是新時代區域協同發展的生動注腳
□陳秀梅
4月28日,香港至烏魯木齊首航;6月9日,烏魯木齊與廈門直連;7月4日,杭州至伊寧航線也將開通。短短數月間,三條貫通東南沿海與新疆的直航航線相繼開通,如強勁的脈搏,將相隔數千里的城市緊密串聯。
從香江之畔到天山腳下,從鷺島椰風到絲路駝鈴,從“人間天堂”到“塞外江南”,三條航線的開通,不僅是中國航空版圖的又一次延伸,更是新時代區域協同發展的生動注腳。
深處內陸的新疆,曾因地理阻隔與交通瓶頸,與東南沿海的交流隔著萬水千山的屏障。漫長旅途與繁瑣中轉,始終是橫亙兩地的“攔路虎”,旅游體驗的“旅長游短”、要素流動的梗阻不暢,讓這片廣袤熱土與開放前沿若隔山海。
如今,烏廈直航縮短3小時行程時間,杭伊直飛節省4小時行程時間,港烏航線更架起空中金橋。這些被降低的“時間成本”,本質是區域發展動能的深度激活,讓“山高水長”化作“天涯咫尺”。
直航帶來的最直觀變化,體現在文旅融合的“雙向奔赴”。游客清晨在西子湖畔吟詩,午后便能于伊寧六星街聆聽巴揚琴聲;福建游客直飛天山攬勝,新疆民眾亦得享“出海”新通道;香港游客能于一日內從維多利亞港霓虹切換到天山雪峰。便捷的空中走廊,不僅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成為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進文化認同的重要紐帶。
在經濟領域,直航猶如打開區域協同發展的“任督二脈”。廈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支點,與烏魯木齊——向西開放的橋頭堡直連;杭州的數字經濟活力賦能伊寧的區位資源優勢;香港國際金融貿易網絡深度融入新疆廣闊市場——直航為稟賦各異的區域搭建“面對面”橋梁。企業洽談、項目落地、資源共享的效率因“航空速度”倍增,為區域協調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從沿海到邊疆,從“主干線”到“毛細血管”,這不斷織密的交通網絡,不僅是國家綜合實力的彰顯,更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促進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撐。打破地理桎梏,推動生產要素在更廣闊空間自由流動,屆時,邊疆的優質農產品當日抵達南方餐桌,沿海的創新資源快速賦能西北產業,不同地域的文化基因在高頻次互動中深度交融。
這三條航線,不僅拓展了交通版圖,更實踐著發展機會的均等化,讓每一片土地都能在國家發展大局中綻放獨特光彩,共同鋪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闊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