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天漫談|總有一首歌打動你和我
新聞:1952年,《新疆好》在全軍首屆文藝會演中榮獲三等獎——這是新疆文藝作品在新中國斬獲的首個全國性榮譽。一曲《新疆好》,幾代拓荒情。當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放起這動人的旋律,70多年來,一代代青年循著歌聲的召喚,扛起行囊奔赴邊疆。
鏈接:縱情高歌《新疆好》
漫談:“我們新疆好地方啊,天山南北好牧場……”每當《新疆好》那悠揚的旋律在耳畔響起,我們總會情不自禁地跟著輕聲吟唱。
陶思夢,是《新疆好》的首唱者,自17歲憑借這首歌一舉成名后,一人一曲如影隨形。這首歌陪伴了她大半生的時光,她用飽含深情的歌聲,向全世界訴說著新疆的魅力。她不僅是新疆建設(shè)的參與者,更是新中國成立后新疆發(fā)展變遷的見證者。“如今的新疆,可比歌里唱的還要美好得多!”在她眼中,當下的新疆,早已超越了歌中所描繪的美好景象。
當《我們新疆好地方》那歡快的旋律響起,天山南北壯美的畫卷就在這動人的歌聲里緩緩鋪展開來;而《邊疆處處賽江南》,則以充滿詩意的手法,巧妙地將邊疆的獨特風(fēng)光與江南的溫婉韻致融合在一起。這些經(jīng)典的旋律,就像一張張承載著深情的聲音明信片,讓無數(shù)人對新疆充滿了向往。
總有一首歌,能唱進你的心窩,總有一首歌,能帶你來看新疆的遼闊。
在《克拉瑪依之歌》那“沒有草沒有水”的滄桑詠嘆中,在《草原之夜》“等到千里雪消融”的深情守望里,我們仿佛聽到了建設(shè)者們用熱血和青春譜寫的奉獻之歌。而《花兒為什么這樣紅》的悲壯、《吐魯番的葡萄熟了》的甜蜜,又將新疆兒女內(nèi)心的柔情與深深的家國情懷,如潺潺流水般向世人訴說。
從《請你嘗塊哈密瓜》的真摯邀請,到《這里是新疆》的時尚宣言,再到《蘋果香》的游子深情,這些歌曲就像一面面多棱鏡,清晰地折射出新疆的發(fā)展歷程:曾經(jīng)的戈壁荒灘上,如今崛起了一座座現(xiàn)代化的都市,各族人民和諧共處、共同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
音樂所蘊含的持久魅力不言而喻,很多人正是聽著這些耳熟能詳?shù)母枨饾u認識了新疆,走進了新疆。新疆也正以自信的姿態(tài),面向世界敞開懷抱。
這些跨越時空的美妙旋律,不僅是歷史的回響,更是對未來的誠摯邀約。當這些歌曲一遍一遍地被唱起,新疆的故事,也必將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魏江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