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聲音丨“甜蜜經濟”甜度再高點
將“甜蜜儀式”轉化為經濟價值,我們還有很多文章要做。不能止步于打造特色場景,更要提升服務質量、促進資源互通
李琳
一紙結婚證邂逅“詩和遠方”。當前,“甜蜜經濟”借政策東風,正在文旅產業中形成“風口”。隨著新修訂《婚姻登記條例》“全國通辦”政策落地,賽里木湖等景區率先將婚姻登記與旅行需求結合,讓“旅游登記結婚”成為促進“甜蜜經濟”發展的起點,而我們希望“甜蜜經濟”可以再豐富點、再甜一點。
結婚背后關聯著婚紗攝影、婚禮策劃等相關產業鏈,共同構成極具潛力的“甜蜜經濟”版圖。在多元消費市場中,這一新興經濟形態可謂活力盡顯。江蘇東臺西溪古鎮的“登記+文旅”模式使景區收入增長20%;江西德興推出“領證甜蜜專線”激活長期消費;蘇州姑蘇區十全街融合婚俗與商業,形成“幸福經濟”生態圈。實踐證明,圍繞“甜蜜經濟”,將政務服務嵌入文旅產業,打造甜蜜場景,延伸甜蜜體驗,能有效釋放消費潛力,實現“一次登記、多重消費”的乘數效應。
“甜蜜經濟”產業鏈很長,新人婚后重要節點如結婚紀念日、銀婚、金婚等促成“重溫鴛夢”、故地重游,也相應推動商家開發主題酒店、特色餐飲等多元服務,提供甜蜜服務、營造甜蜜氛圍,讓甜蜜更久一些、更醇一些。
新疆綺麗風光是“甜蜜經濟”的天然沃土。廣闊草原、皚皚雪山、澄澈湖泊與千年胡楊交織成浪漫畫卷,吸引眾多新人前來拍攝婚紗照、舉辦婚禮。喀納斯景區憑借絕美湖光山色與神秘圖瓦文化,成為熱門婚旅目的地;特克斯縣八卦城公主郡的巽府婚姻登記服務中心,借漢家公主與烏孫王的愛情傳說吸睛,情侶紛紛在此打卡、旅拍、領證,體驗沉浸式頒證儀式。
但要將“甜蜜儀式”轉化為經濟價值,我們還有很多文章要做。不能止步于打造特色場景,更要提升服務質量、促進資源互通。景區需挖掘獨特文化符號,如賽里木湖“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淚”的美譽,以及1314平方公里面積暗含的“一生一世”寓意,配合終身免門票政策,增強文旅吸引力。
“甜蜜經濟”市場廣闊,是消費升級的體現,也為文旅產業創造新機遇。我們應走出差異化、特色化道路:挖掘本地資源塑造品牌,推動產業融合構建全生命周期經濟,強化政府引導保障可持續發展,讓“甜蜜”成為充滿溫馨的文化體驗與情感升華,實現愛情與經濟雙贏,為地方發展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