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熱點丨“銀發經濟”為消費市場注入活力
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王新紅
智能穿戴、康養旅游、短視頻拍攝……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圍繞銀發群體的各類消費悄然興起。這些消費產品在提高老年群眾生活品質,滿足老年人多元化需求的同時,也為消費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
4月16日,記者在位于烏魯木齊市西大橋時代廣場的一家電子產品專賣店看到,幾位顧客正在為家人選購適老化設計的智能產品。
“這款智能手表,除具備心率監測、睡眠分析等功能外,還加入了跌倒檢測、緊急呼叫等適老化設計。”該專賣店導購員徐婷說。
從事外貿的李先生經常出差,70多歲的父母令他很牽掛。他表示,通過智能手表監測父母的健康狀況,并將數據同步到自己的手機上,讓不能時時陪伴在父母身邊的他感到很放心。
徐婷介紹,智能手表、智能手環等產品價格不是很高,銷售量一直不錯,絕大部分都是子女為家里老人買的,佩戴使用起來很方便,老人接受程度也很高。
“我的衣服、鞋子也都是智能的。”翻看著兒子剛給他選購的智能手表,李先生笑得很開心。
同樣在該店為家人選購智能手環的顧客郭玉玲說,母親患有阿爾茨海默病,家人最擔心她外出后走丟。有了智能產品的陪伴,家人省了不少心。
郭玉玲介紹,除購買智能手環外,還托人從深圳給母親買了一個“安心扣”。只有手掌大小的“安心扣”是一個小方盒,內置多個傳感器,沒有開關,“釘”在衣服上,關不掉也拽不下來。“它可以顯示母親的活動軌跡和活動狀態。如果走失,可通過上面的緊急尋找功能找到她。”
除智能穿戴等消費品外,康養旅游也成為銀發經濟中的重要賽道。今年年初,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國鐵集團等9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增開銀發旅游列車促進服務消費發展的行動計劃》。相關部門精準對接老年群體的旅游需求,相繼在三四月間密集開行了“銀發旅游專列”,新疆2025年首趟“銀發旅游專列”也于3月27日正式開行。
去年已乘坐旅游專列出行過的滕女士介紹,與傳統觀光游相比,康養旅游更注重健康管理和休閑體驗。列車行程點位設計寬松,有旅拍、下午茶、賞夕陽、觀星空等互動性較強的特色活動,很適合老人的慢生活節奏。“現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好,我周圍有不少朋友都愿意為高品質的旅行和旅游產品買單。”
3月28日,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嵩山街街道西湖社區為轄區居民舉辦智能科技體驗活動。鄒新婷攝
近段時間56歲的黃函精神頭越來越好。得知所在的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嵩山街街道西湖社區舉辦智能科技體驗活動的消息后,她第一個趕到教室。聽了某品牌授權體驗店對業內首款闊型手機的介紹,她上手體驗了該產品的“無接觸”操作。只需眼神即可輕松翻頁的設計令她連連感嘆,連忙動手為自己打造了一款專屬個性化外屏。
“退休后,我報名學習了人工智能、手機攝影等課程,用DeepSeek生成視頻,得到了朋友和家人的夸贊,他們說這個學習費用花得很值!”黃函說。
當下,銀發群體消費已從僅追求物質享受轉向精神享受,他們重視興趣愛好的培養、社交互動等,推動了相關產品與服務的創新。
相關人士表示,“銀發經濟”逐漸崛起是社會進步與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它不僅反映了人口結構變化帶來的新需求,也是對傳統消費模式的一次深刻變革。這一新興的經濟業態,必將為各行各業帶來無限商機。